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肝病頻道 > 肝病分類 > 肝癌 > 肝癌治療 > 正文

早期肝癌的首選療法是手術 哪些肝癌適宜手術治療

2015-04-20 08:23:27      家庭醫(yī)生在線

原發(fā)性肝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過去一般自然病程為3-6個月,被稱為“癌中之王”,嚴重威脅著人們的身體健康。雖然現(xiàn)代肝癌的總體治療效果仍有待提高,但經(jīng)過幾十年來臨床醫(yī)師對肝癌的研究和總結已形成了一整套綜合性的治療肝癌的方法,肝癌的治療效果也在逐步提高。肝癌手術治療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效果如何是患者及其家屬非常關心的問題。那么,肝癌手術的效果到底如何呢?

肝癌手術對早期患者的療效最好。資料顯示,早期小肝癌手術切除療效最好,術后5年生存率可達66.3%。大肝癌近年來切除生存率也有明顯提高,其5年生存率從10%已上升至31%;而對中晚期肝癌的療效則較差。肝癌手術作為一局部治療手段,目的是要徹底切除肺部原發(fā)癌腫和局部的轉移淋巴結,鏟除癌細胞基地,以延長患者生存期。因此,手術的對象應無遠處轉移,并且局部侵犯范圍局限。是否行手術治療應根據(jù)病變范圍、病期,由醫(yī)師決定,不可強求。

此外,手術治療僅是一局部治療手段,而肝癌則是一全身性疾病。因此對于肝癌患者經(jīng)手術治療后,還應配合其他療法如中醫(yī)藥治療、全身化療及免疫治療等進行綜合治療,以提高患者的長期生存率。如肝癌患者手術切除后配合使用“三位一體療法”,不但可有效殺滅術中殘存的癌細胞,防治其復發(fā)轉移;而且可加速患者術后的身體恢復,提高患者自身對腫瘤的抵抗力。

總之,手術僅是局部治療肝癌手段,對無遠處轉移且局部浸潤范圍局限的早期肝癌可取得較理想的效果;但多數(shù)肝癌患者確診時已是中晚期,此時應積極配合醫(yī)師,術后采用化療、放射治療、生物治療、中藥治療等方案,日常還要做好營養(yǎng)保健的護理與飲食調理,有的肝癌患者還可以通過上述治療為手術創(chuàng)造條件。如此,可提高肝癌的綜合療效。

適宜采用手術治療的4種肝癌

在肝癌的治療中,手術切除為首選方法。肝癌的手術方式視腫瘤大小、位置不同而異,可作局部、肝葉或半肝切除,肝癌早期進行手術切除是提高生存率的關鍵,腫瘤越小,五年生存率越高。適宜手術的肝癌患者有以下幾類:

1,診斷明確,估計病變局限于一葉或半肝者;

2,無明顯黃疸、腹水或遠處轉移者;

3,肝功能代償尚好,凝血酶時間不低于50%者;

4,心、肝、腎功能耐受者。目前公認在肝癌的治療中,局部切除較規(guī)則肝葉多達到的治療效果好,術后肝功能紊亂減輕,手術死亡率亦降低。

肝癌對放療化療不敏感,因此放化療在肝腺癌的治療作用不突出,但由于放射源、放射設備和技術的進步,各種影像學檢查的準確定位使放射治療在肝腺癌的治療中地位有所提高,療效亦有所改善。有統(tǒng)計報道說放射總量超過40Gy(4000rads容氣量)合并理氣健脾中藥使肝腺癌患者一年生存率達72.7%。

另外,對肝癌較為有效的化療藥物以CDDP(順鉑)為首選,常用的還有5Fu、阿霉素(ADM)及其衍生物、絲裂霉素、VP16和氨甲喋呤等。一般認為單個藥物靜脈給藥對肝腺癌的治療效果較差。采用肝動脈給藥和(或)栓塞,以及配合內、外放射治療應用較多,效果較明顯。

另外,中醫(yī)與肝腺癌的治療也有很深的歷史淵源。肝腺癌屬于中醫(yī)“肝積”、“肝壅”、“肥氣”、“痞氣”、“積氣”、“積聚”、“癩瘕”、“鼓脹”、“脅痛”、“黃疸”的范疇,認為肝腺癌是由于正氣虛損,邪氣乘襲,蘊結于臟腑,血行不暢,痰瘀毒結而形成的。

總的來說,肝癌的治療應以手術切除為首選方法,中晚期及發(fā)生轉移而無法手術的肝癌患者,多主張采用中西醫(yī)結合的綜合療法。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