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骨科頻道 > 骨科疾病 > 關節(jié)炎 > 正文

中藥治療類風濕關節(jié)炎 類風濕關節(jié)炎飲食要注意

2014-05-26 09:11:26      家庭醫(yī)生在線

中醫(yī)主要遵循內外調理為主,對癥下藥,最后藥到病除,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作為一種慢性中老年疾病,給患者造成了諸多不便。嚴重的風濕關節(jié)炎患者可導致關節(jié)功能障礙,甚至殘廢,影響極其惡劣。那么在日常生活中,類風濕關節(jié)炎飲食需注意什么?

現在讓我們一起看看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中藥治療包括哪些方面。

1、烏頭配麻黃。

烏頭味辛苦,性熱,有毒,其力猛氣銳,內迭外散。能升能降,搜風勝濕,通經絡,利關節(jié),凡凝寒痼冷皆能開之通之。麻黃辛微苦而溫,入肺、膀胱經,其性輕揚上達,善開肺郁,散風寒,疏腠理,透毛竅。二者配伍。同氣相求,藥力專宏,外能宣表通陽達邪,內可透發(fā)凝結之寒邪,外攘內安。痹痛自無。然烏頭有川烏、草烏之別,不可不分,可能與其通里攻下解毒作用有關,內服用制川草烏6-12g,外洗用生川草烏15-30g;疼痛劇烈者,川烏、草烏并用。

2、僵蠶配烏梢蛇。

僵蠶、烏梢蛇因其血肉之質、動躍之性當為剔痰逐瘀之良品。僵蠶味咸而辛、性平,入肝、胃、肺經。其得清化之氣,僵而不腐,疏風化痰散結,熄風解痙;烏梢蛇甘平無毒,入肝經血分,定驚止痙,乃截風之要藥。二者配伍,一升一潛,氣血并走,痰瘀共逐,外切肌膚,內達骨節(jié),透骨搜絡,以蠲痹痛。并以全蝎、蜈蚣、地鱉蟲、水蛭、螞蟻、穿山甲等當有合群之妙,其入隧絡,功剔痼結之痰瘀,旋轉陽動之氣。

3、露蜂房配細辛。

露蜂房味微甘而性平,有小毒,可解毒療瘡,散結消腫,祛風除痹;而細辛辛溫性烈,善于祛風除濕,散寒止痛,下氣豁痰,通過研究發(fā)現其有明顯的抗炎、鎮(zhèn)痛及局部麻醉功效。兩者配伍后以細辛之升散,露蜂房之靈動,共奏消腫散結、通絡止痛之功。主要適用于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以小關節(jié)為主的疼痛、腫脹、屈伸不利等。臨床常用劑量為露蜂房9- 30g,細辛6-15g。若小關節(jié)積液腫痛明顯者,再加漢防已、澤蘭,消腫止痛;若關節(jié)局部熱象重者,加崗捻根、虎杖根,瀉熱透絡止痛。

看了以上的介紹,現在你對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中藥治療有大致了解了吧,對于關節(jié)炎的治療是一場持久戰(zhàn),所以長期飲食的搭配也得注意。

類風濕關節(jié)炎飲食需注意什么?

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也分為不同的類型,不同類型的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患者,其飲食宜忌也各不相同:

寒濕型:主要表現為關節(jié)腫痛或有積液,納差,大便搪薄,小便清長,畏寒,舌淡苔白膩,脈濡,血沉也增快。此型的患者應選用一些溫熱性的食物,如豬、牛、羊骨頭煮湯,及姜、桂皮、木瓜、藥酒等。因為酒性辛熱,助陽生火,能祛散寒邪,可飲用一些藥酒類的酒劑。對于一些不會飲酒的病人,可以稀釋或加入調料調味后飲用。寒濕型關節(jié)炎患者飲食需注意這些。

風熱型和濕熱型:風熱型主要癥狀為關節(jié)游走性疼痛,發(fā)熱,咽痛,便秘,小便搜赤,苔厚,舌紅,脈數或弦數,血沉也明顯增快;而濕熱型的病人可出現低熱、胸悶、納差、關節(jié)腫痛有積液、舌質紅、苔白膩、脈滑數、血沉增快等表現。出現這些癥狀的病人應該多選用寒涼的飲食,如米仁粥、綠豆、生梨、豆卷、菊花菜、蘆根等,可以協助清除內熱;而不應食用溫熱性的食物,如辣椒、芥末、姜、桂皮、酒等,因為吃這些會傷陰助火,加重癥狀。

肝腎兩虛型:這型患者可表現為關節(jié)疼痛畸形,肌肉萎縮,筋腱拘攣,畏寒,消瘦,面色無華,舌淡苔薄白或白膩,脈沉細,而血沉多不增速,或接近正常。此型患者可以多食一些補益的食品,如甲魚肉、雞肉、鴨肉、鵝肉、豬肉、牛肉、羊骨髓、胡桃、桂圓、芝麻等。

類風濕關節(jié)炎飲食根據類型不同,注意事項各異,患者需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加以調理,平時做好日常的保暖工作,多曬曬太陽,都對治療類風濕關節(jié)炎有一定療效。

(責任編輯:付子顏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