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y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chuàng)腔鏡診治....[詳情]
根據燒傷感染的病原菌可以把燒傷感染分為以下二類:
1、細菌性感染
細菌性感染是燒傷感染最常見的致病。革蘭氏陽性細菌感染隨著敏感抗生素的出現,雖然發(fā)病率有所減少,但時有發(fā)生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和溶血性鏈球菌感染。革蘭氏陽性細菌中綠膿桿菌、大腸村菌、愛德華菌、克雷白菌、變形桿菌(含吲哚陰性變形桿菌)、沙雷氏菌等引起的感染逐漸增多的趨勢。隨著厭氧菌的培養(yǎng)技術的發(fā)展,厭氧菌感染的發(fā)現率近幾年也增加,常見的有無芽孢厭氧菌中產黑色素類桿菌和消化球菌所致的感染。
2、真菌性感染
由于大量或長期應用多種抗生素并發(fā)真菌感染日益增加。常見的有念珠皰疹病毒、巨細胞病毒和水痘皰疹病毒。多見于兒童的淺表燒傷創(chuàng)面。
根據侵犯部位及深度將燒傷感染分為以下幾類:
1、創(chuàng)面污染
創(chuàng)面表面有細菌生長,但沒有侵犯到燒傷后的組織,沒有局部及全身癥狀。
2、創(chuàng)面感染
燒傷組織有一定量的細菌,但沒有侵犯到創(chuàng)面周圍的正常組織,僅有局部癥狀。
3、侵襲性感染
即全身性感染,是正常組織達到一定的菌量而且出現全身癥狀。
(責任編輯:楊綺琴 )
文章關鍵詞:
燒傷是皮膚體表的損傷,診斷比較容易。為了更好的進行處理和評估預后,正確估計燒傷的面積和深度是重要的。在診斷過程中除特大燒傷,病情特別嚴重……詳細>>
特異性感染,有特異性細菌,如結核桿菌,破傷風桿菌等引起的感染,與非特異性感染不同,其臨床表現、病程變化及治療原則和方法鞥各具鮮明的特點。詳細>>
皮膚作為抵御外來微生物入侵的天然屏障,一旦被燒傷,極易引起感染,燒傷感染成為嚴重燒傷死亡的主要原因,所以燒傷感染的防止是燒傷治療的關鍵?!?a href="http://newwyomingnarrative.com/zhengxing/a/201708/2258869.html" target="_blank">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