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影像 > 影像知識 > 放射診斷 > 正文

直腸癌的檢查

2013-04-05 08:30:47      家庭醫(yī)生在線

  直腸癌是由直腸組織細胞發(fā)生惡變而形成。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直腸癌的發(fā)病率逐年增加,有報道大腸癌(結腸癌+直腸癌)的發(fā)病率位列第三位(前兩位是肺癌及胃癌),到2015年大腸癌的發(fā)病率可能超過肺癌及胃癌的發(fā)病率,位列第一。因此關于直腸癌的診斷及治療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而直腸癌的檢查有:

  1.病理學檢查 是直腸癌確診的主要依據(jù)。

  2.癌胚抗原測定 癌胚抗原(CEA)測定已普遍開展,一般認為對評價治療效果和預后有價值,連續(xù)測定血清CEA可用于觀察手術或化學治療效果。

  3.直腸指診 通過直腸指診作脫落細胞檢查是簡單易行的診斷方法。對有可疑病變者,可常規(guī)行此檢查。方法是在指診完畢后,將指套上的糞便或膿血、黏液直接涂在玻璃片上做細胞學檢查,陽性率可在80%以上。

  4.乙狀結腸鏡檢查 對直腸指診未能觸及腫塊,而有可疑臨床癥狀者或不能排除腫瘤者,必須進一步作乙狀結腸鏡檢查。

  5.氣鋇灌腸對比造影 有助于了解和排除大腸的多發(fā)癌灶。應該注意的是,鋇灌腸的X線檢查有時無法顯示直腸病變,易讓人們產生無病變的錯覺。

  6.CT掃描 對腸壁內浸潤深度判斷的正確性不及腔內超聲,但對腸外中度至廣泛的播散則有較高的診斷正確性。。

  7.MRI檢查 MRI可從三個方位檢查盆腔,對顯示直腸癌非常理想。

  8.排糞造影 直腸癌伴有便秘癥狀時,應行排糞造影檢查??娠@示腸壁僵硬、充缺、黏膜破壞,會陰下降和直腸前突。

(責任編輯:徐惠珍 )

科大夫掛號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