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養(yǎng)生 > 正文

眩暈停

2015-09-17 16:07:35      家庭醫(yī)生在線

眩暈停主要用于多種疾病引起的眩暈和嘔吐,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美尼爾氏病、植物神經功能紊亂、高血壓、低血壓 、頸性眩暈、藥物 中毒 等,也用于手術麻醉后的嘔吐,對運動病有預防和治療作用。那么,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個產品吧。

眩暈停片劑:25毫克/片。 用法 口服每次25-50毫克,每日3次。 藥理作用 本品能改善椎基底動脈供血不全,對前庭神經系統(tǒng)有調節(jié)作用,對各種中樞性、末梢性眩暈有治療作用,有止吐及抑制眼球震顫作用,可抗暈動病。

眩暈停有什么禁忌呢?

有青光眼、胃腸道或泌尿道梗阻、心動過速等慎用, 腎功能不全 者禁用。 不良反應 有口干和輕度的胃腸不適,停藥可消失;據報道有幻聽、幻視、定向力障礙、精神錯亂、嗜睡、憂郁等;偶見一過性低血壓、頭痛和皮疹。

小編給大家科普一下眩暈的知識!

眩暈是因機體對空間定位障礙而產生的一種動性或位置性錯覺,它涉及多個學科。絕大多數(shù)人一生中均經歷此癥。,據統(tǒng)計,眩暈癥占內科門診病人的5%,占耳鼻咽喉科門診的15%。眩暈可分為真性眩暈和假性眩暈。真性眩暈是由眼、本體覺或前庭系統(tǒng)疾病引起的,有明顯的外物或自身旋轉感。假性眩暈多由全身系統(tǒng)性疾病引起,如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貧血、尿毒癥、藥物中毒、內分泌疾病及神經官能癥等幾乎都有輕重不等的頭暈癥狀,患者感覺“飄飄蕩蕩”,沒有明確轉動感。

眩暈有什么癥狀呢?

1、周圍性眩暈

由內耳迷路或前庭部分、前庭神經顱外段(在內聽道內)病變引起的眩暈為周圍性眩暈,包括急性迷路炎、梅尼埃病等。其特點為: ①眩暈為劇烈旋轉性,持續(xù)時間短,頭位或體位改變可使眩暈加重明顯。②眼球震顫:眼震與眩暈發(fā)作同時存在,多為水平性或水平加旋轉性眼震。通常無垂直性眼震,振幅可以改變,數(shù)小時或數(shù)日后眼震可減退或消失,向健側注視時眼震更明顯。頭位誘發(fā)眼震多為疲勞性,溫度誘發(fā)眼震多見于半規(guī)管麻痹。③平衡障礙:多為旋轉性或上下左右搖擺性運動感,站立不穩(wěn),自發(fā)傾倒,靜態(tài)直立試驗多向眼震慢相方向傾倒。④自主神經癥狀:如惡心、嘔吐、出汗及面色蒼白等。⑤常伴耳鳴、聽覺障礙,而無腦功能損害。

2、中樞性眩暈

是指前庭神經核、腦干、小腦和大腦顳葉病變引起的眩暈。特點:①眩暈程度相對地輕些,持續(xù)時間長,為旋轉性或向一側運動感,閉目后可減輕,與頭部或體位改變無關。②眼球震顫粗大,可以為單一的垂直眼震和(或)水平、旋轉型,可以長期存在而強度不變。眼震方向和病灶側別不一致,自發(fā)傾倒和靜態(tài)直立試驗傾倒方向不一致。③平衡障礙:表現(xiàn)為旋轉性或向一側運動感,站立不穩(wěn),多數(shù)眩暈和平衡障礙程度不一致。④自主神經癥狀不如周圍性明顯。⑤無半規(guī)管麻痹、聽覺障礙等。⑥可伴腦功能損害,如腦神經損害、眼外肌麻痹、面舌癱、球麻痹、肢體癱瘓、高顱壓等。

(責任編輯:黃詩敏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