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心腦血管 > 心腦血管疾病 > 心律失常 > 正文

預激綜合征或無癥狀 預激綜合征靠心電圖診斷

2013-11-20 17:30:02      家庭醫(yī)生在線

“預激”,簡單的說,就是心臟里,多長了一條傳導電活動的“路”(旁道),其潛在風險就是有可能引發(fā)心動過速,多數(shù)問題不大,少數(shù)心動過速會有嚴重后果。預激綜合征分為有癥狀或無癥狀兩種類型,但不管是哪些類型的預激綜合征都可以通過心電圖來進行確診。

預激綜合征心電圖的幾種類型介紹

1、經(jīng)典型

⑴P-R間期縮短在0.12s以內(nèi),多數(shù)為0.10s,P為竇性;

⑵QRS時限延長到0.11s以上,但P-T間期正常;

⑶QRS起始部有Δ波代表心室早期除極;

⑷有繼發(fā)性S-T,T改變,通常T波與預激波方向相反。

分A型和B型。

A型:Kent束終止于左或右室的后底部V1~V6主波向上。

B 型:Kent束終止于右室前或側壁預激波和QRS主波右胸導聯(lián)向下,左胸導聯(lián)向上。

2、變異型

⑴L-G-L綜合征即短P-R,P-R在0.12s以內(nèi),QRS波群正常,無Δ波,患者易發(fā)室上速;

⑵Mahaim型,P-R正?;蜓娱L,QRS增寬并有 Δ波。

1、癥狀

(1)無癥狀:預激綜合征本身不會引起癥狀,具有預激綜合征心電圖表現(xiàn)者,易發(fā)生心動過速,并隨年齡增長而增加。

(2)有癥狀:當發(fā)生頻率過于快速的心動過速(特別是心房纖顫持續(xù)發(fā)作),可有體征,如心悸、胸悶、心絞痛、低血壓、黑蒙、暈厥、甚至心力衰竭、休克、猝死等。

2。體征

(1)無體征:預激綜合征者,如不合并心動過速發(fā)作,可以無體征。

(2)在老年患者,由于合并高血壓及冠心病,而表現(xiàn)出基礎疾病的體征。

(3)有體征:當預激綜合征合并心動過速發(fā)作時,則可有相應的體征,如心室率快、整齊或不齊,心音弱、血壓低等。

3、心電圖表現(xiàn)

(1)典型預激綜合征的心電圖表現(xiàn):

①P-R 間期縮短,小于0.12s,一般在0.08~0.10s。②QRS 波群增寬大于或等于0.12s。③有預激波,即QRS 波起始部頓挫或切跡,形態(tài)類似于希臘字母的“δ”(delta 波)??烧紩r0.02~0.08s,方向多和QRS 主波方向相同。④P-J間期在正常范圍內(nèi),一般小于0.27s。⑤典型預激竇性心律P 波常與預激波融合,以致P-R 段消失。⑥繼發(fā)性ST-T 改變,以R 波為主的導聯(lián)ST 段下降,T 波低平,雙向或倒置。⑦反映心室間隔激動導聯(lián)Ⅰ致V5、V6 通常q 波消失,預激波的存在為本綜合征的心電圖主要特點。典型預激綜合征又分為兩種類型:A 型為V1~V6導聯(lián)上的預激波均為正向,QRS 主波全部向上,P-R 間期縮短。B 型為V1、V2導聯(lián)的預激波和QRS 波群均向下,呈QS、QR 或RS 型,V5、V6 導聯(lián)上的主波向上。

(2)隱匿型激綜合征:系由于隱匿性房室旁道所致,竇性心律下心電圖正常,無預激波或預激波不典型,或只在并發(fā)心律失常時顯示相應的改變。

(3)間歇性預激綜合征:在心電圖上,有時出現(xiàn)典型預激綜合征的表現(xiàn),有時這種表現(xiàn)消失。房室旁道前向傳導時心電圖在心室預激改變,但有時在一定條件下,房室旁道不顯示前傳能力,則心電圖完全正常。

全網(wǎng)發(fā)布:2012-05-16 11:35

發(fā)表者:程寬

2166人已訪問

無癥狀預激綜合征是比較復雜的,因為預激還沒有完全研究清楚,當前也存在不同觀點。

首先,你心電圖上有B型預激的表現(xiàn),而你從無癥狀,實際上這種情況叫 “預激型心電圖表現(xiàn)”,也叫“無癥狀預激”。

預激潛在的危險,是引起心動過速,甚至少數(shù)人因心跳過快而暈厥等等。有預激的患者,如果合并有心悸、心慌、心臟撲撲跳得很快的癥狀(心動過速的表現(xiàn))后,特別是心電圖證實有心動過速發(fā)作后,就叫“預激綜合征”,此時就很有射頻消融的必要性。

但目前對于第一類患者,即無癥狀預激的患者,其處理,尚存在不同的觀點。 一般來說,40歲以前發(fā)現(xiàn)預激,那這些患者遲早會發(fā)生心動過速,而需要接受電生理檢查與射頻消融。

但在還沒有引發(fā)心動過速的時候,是否一定要提前去消融,則難以回答。因為本身而言,無癥狀的預激,相對于正常人,存在一定的引發(fā)嚴重心動過速的風險;但從另一個角度說,射頻消融術雖然很成熟,但多多少少有點風險,在還未發(fā)生心動過速之前,就提前去做射頻消融術,對于有些無癥狀患者是無法接受的,除非存在一些特殊的情況:比如特別的職業(yè)要求,招工要求(司機,飛行員,高危職業(yè)者,還有些是公務員考試要求),則一定要提前把預激消除掉。

因此,這里最主要的問題,就是歸結為,要衡量做消融與不做消融兩種風險孰大孰小,兩種獲益。遺憾的是,醫(yī)學界目前難有定論,而且每個患者各有各的具體情況。

有些辦法可以嘗試一下:

其一,你要做心超,了解心臟 有沒有結構性的異常,沒有異常,最好。

其二,你要定期做心電圖,或者動態(tài)心電圖,看看有沒有預激自動消失的時候(就是有時候有預激,有時候又沒有預激),如果有這種情況,說明預激引發(fā)嚴重心動過速的風險比較小。

其三,可以到醫(yī)院做 運動心電圖,并讓醫(yī)生觀察,你在運動時,預激是否會消失,如果運動過程中,預激消失,則提示預激引發(fā)嚴重的心動過速的可能性比較小。但在運動中,預激消失的情況,只見于10%的患者。運動中,預激不消失(90%的患者)的是占大多數(shù),但對于此類患者,也不能說風險一定大。

上述3條可在門診進行。

第四,住院,做心臟電生理檢查,費用約1萬多元,目的是了解預激引發(fā)心動過速特別是嚴重心動過速的風險的高低,這也是比較好的一種辦法。但在實際上,在心臟導管室,做電生理檢查的時候,如果再多花1萬5,;順道就可以將預激的“路”射頻消融掉了

(責任編輯:吳敏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