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心理睡眠 > 情感關系 > 親子關系 > 正文

怎么才能讓孩子獨立?6招培養(yǎng)孩子獨立意識和能力

2017-09-25 08:51:18      家庭醫(yī)生在線

孩子生來就是獨立的個體,不是父母的附屬品。他們在智商未開的情況下需要依附家長的照顧和教育,這時候父母需要一步步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意識和能力,這樣他才能在社會上獨立生活。那么,做父母的應該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人格?

自律能力

家長們要培養(yǎng)孩子的自律能力,這樣可讓孩子能夠很好控制自己,不會因為喜歡什么想要什么而哭鬧。比如孩子穿著剛買的衣服都不想拖下來,但是他想吃西瓜,這時候家長就可以讓孩子把衣服脫下來之后再吃,這樣就不會讓新衣服弄臟。這樣孩子知道了把新衣服脫下來就是一種自律的表現(xiàn)。學會自律是孩子走向獨立的第一步。

讓孩子多去嘗試

很多父母都認為孩子有很多事情都不會做,與其讓他犯錯誤還不如自己代勞。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不讓孩子自己去嘗試,孩子永遠邁不出這一步。當孩子不得不自己面對的時候,發(fā)覺自己完全沒有相應的能力,從而造成沮喪和怯弱的心理。只有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能做的事情自己做,盡可能地給孩子更多嘗試失敗、嘗試成功的機會,抗挫折能力提高之后,孩子對自身能力的恐懼感就會減少。

鼓勵孩子獨立性的行為

由于孩子年齡小,認識水平不高,考慮問題不周全,力氣小,在做事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失誤。家長不要因此指責孩子,更不要懲罰孩子,遇到這種情況首先鼓勵孩子做得對的地方。對于孩子有失誤的地方,要幫助他們分析原因,找到問題所在,以提高操作的技能和水平。這樣,既能保護孩子自理活動的自覺性、積極性,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品質;又能幫助孩子逐步走向成熟,不斷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和自理活動能力。

學會關心他人

在生活中家長們都很關心疼愛孩子,也要嘗試著讓孩子學會關心他人。比如說爸爸下班回家非常的累,這時可以躺在床上對孩子說自己好累讓孩子幫著你按摩下,孩子再幫你按摩的時候你要很高興的感謝,這樣孩子嘗試到了關心他人的快樂就會繼續(xù)下去。這樣會使孩子逐漸的學會關心他人,可以開始自己做事了。

學會選擇

家長們做什么事情不能都給孩子安排好,不給孩子自己選擇的機會,這樣孩子只會聽從而不會自己選擇。比如孩子今天想要穿白色的衣服,而媽媽今天就想給孩子穿紅色的衣服,這種情況的時候如果兩件衣服都可以穿的前提下,媽媽可以試著讓孩子自己選擇。這樣孩子有了自己的主見就不會在以后的生活中處處的都要依賴父母了。

出去旅游或野炊

常帶孩子出去旅游、野炊,讓他認識不同的生活環(huán)境,為他提供多樣生活經驗,并培養(yǎng)他解決問題的能力。孩子不僅長了見識,而且增強了生活自主的自信心。

(責任編輯:黃春雄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