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腎病科 > 正文

急性腎衰竭的原因

2014-05-27 16:20:19      家庭醫(yī)生在線

急性腎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 ARF)是指在數(shù)小時至數(shù)日中發(fā)生的腎功能破壞,出現(xiàn)氮質廢物滯留血中和尿量減少。遺憾的是,目前對急性腎衰竭還沒有一個獲得公認的定義。有學者建議以血清肌酐濃度超過基線50%或>0.5mg/dL為依據(jù)。而有些人則認為,需要做透析治療的就算為急性腎衰竭。相對于慢性腎衰竭而言,急性腎衰竭的后果更為嚴重,因為急性腎衰竭時病人沒有機會動員適應機制,來不及代償。

急性腎衰竭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急性腎衰竭可分為腎前性、腎性、腎后性三類。狹義的急性腎衰竭是指急性腎小管壞死。

腎前性病因

血容量不足:嘔吐和腹瀉;燒傷和大量出汗;應用利尿劑和滲透性利尿(糖尿?。?。

心排血量降低:心力衰竭和低心排血量綜合征;全身血管擴張(應用血管擴張劑)。

腎后性病因

尿路梗阻所致:尿路結石、雙側腎盂積液、前列腺肥大和腫瘤、尿道狹窄。

腎實質性病因

急性腎小管壞死:缺血、中毒、異常HB。

急性腎間質病變:過敏、感染、代謝異常和腫瘤。

腎小球和腎小管:急性和急進性腎炎、多發(fā)性小血管炎、腎皮質壞死。

發(fā)病機制

腎小管堵塞學說:腎小管堵塞致腎小囊內壓增高,腎小球濾過停止。

腎血流動力學改變:腎皮質缺血和腎髓質淤血致腎小球濾過減少和腎小管壞死。

反漏學說:腎小管液返流至腎間質致間質水腫,壓迫腎單位,加重腎缺血。

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嚴重感染或失血所致。

(責任編輯:陸偉祥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