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朱豫川
南京理工大學醫(yī)院
一級
心血管科
-
肝膽濕熱是中醫(yī)常見的一種證候,多由外感濕熱、飲食不節(jié)、情志失調、脾胃虛弱、久病體虛等因素引起。表現(xiàn)為脅肋脹痛、口苦、納差、惡心嘔吐、身目發(fā)黃、小便黃赤、大便不調等癥狀。 1.外感濕熱:外界濕熱之邪侵襲人體,侵犯肝膽,導致肝膽功能失調。 2.飲食不節(jié):長期嗜食肥甘厚味、辛辣油膩食物,損傷脾胃,濕熱內生,影響肝膽。 3.情志失調:惱怒、抑郁等不良情緒,使肝氣郁結,氣郁化火,與濕邪相搏,形成肝膽濕熱。 4.脾胃虛弱:脾胃運化功能失常,水濕內停,郁久化熱,影響肝膽。 5.久病體虛:久病耗傷正氣,正氣不足,易受濕熱之邪侵襲,出現(xiàn)肝膽濕熱。 總之,肝膽濕熱的形成原因較為復雜,多種因素相互影響。一旦出現(xiàn)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yī),通過中藥調理、飲食調理等方法改善癥狀。同時,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情緒狀態(tài),預防肝膽濕熱的發(fā)生。
2024-11-12 21:25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y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你可能對下面的內容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