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口腔科 > 口腔疾病 > 正文

牙齦腫痛的病因及治療方法

2017-06-05 14:08:14      

所謂牙齦腫痛,實即牙齒根部痛,而且其周圍齒肉腫脹,故稱牙齦腫痛,也叫牙肉腫痛。牙齦腫痛主要是牙齦有炎癥,牙齦下的炎癥通過牙縫,牙結(jié)石,口腔死角進行多方位的傳播,導致牙齦附著牙菌斑而導致牙齦腫痛。

發(fā)病原因

引起牙齦腫痛的原因主要包括牙齦膿腫、牙周膿腫、智齒冠周炎或根尖周炎等,最為常見是牙周膿腫引起的病癥,年輕人多見智齒冠周炎。

患者本身往往存在牙齦或牙周組織慢性炎癥,當機體抵抗力下降,天氣干燥,進食辛辣刺激的食物或患有全身系統(tǒng)性疾病,如糖尿病時,會導致原有慢性炎癥急性發(fā)作,出現(xiàn)牙齦腫痛癥狀。

臨床表現(xiàn)

牙齦呈深紅色或暗紅色,腫脹肥大,齦緣圓鈍,牙齦乳頭呈球狀。組織松軟,探診易出血,也可有膿性分泌物。嚴重者附著齦可因組織水腫,點彩消失,表面光亮,齦緣可有糜爛或肉芽增生,齦袋溢膿。急性牙周膿腫發(fā)病突然,牙齦紅腫光亮,患處牙齦形成橢圓形或半球狀的腫脹突起,未成熟時張力大,疼痛較明顯,成熟后有波動感。患牙因牙周膜水腫而有“浮起感”,叩痛,松動明顯。膿腫后期,膿液局限,膿腫表面較軟,檢查可見溢膿??捎芯植苛馨徒Y(jié)腫大,或有白細胞輕度增高。膿腫可自行破潰而消退。

若身體抵抗力降低時,可出現(xiàn)單發(fā)或多發(fā)性的齦膿腫,特別以齦乳頭區(qū)較多見。若慢性牙周炎急性發(fā)作引起的牙周腫痛可伴牙齒松動。若是急性根尖周炎引起的牙齦腫痛可多可查及齲壞、隱裂等,并可有牙齒浮出感。牙齦腫痛患者多伴有牙齦出血、自覺牙齦發(fā)脹、口臭等。

牙周炎導致牙齦腫痛

牙周炎主要是由于牙齦上的炎癥擴散到牙齦下,在牙齦下形成牙周袋,大量的牙菌斑附著在牙表面和牙縫,牙結(jié)石以及口腔中清洗不到的死角,導致流動性的病菌侵襲牙齦,一旦在牙齦下形成牙周袋,牙齦的毛細血管開始膨脹,血管的壓強升高,牙齦長時間處在充血的狀態(tài),就很容易牙齦腫痛。

治療方法:一旦發(fā)生牙周炎應早期治療,因為其預后與病變嚴重程度有關(guān)。通常采用牙周炎的治療以局部治療為主,首先是除去牙齦上方的牙石(醫(yī)學上稱為齦上牙石),然后除去牙周袋內(nèi)的牙石(即齦下牙石),并刮除牙周袋內(nèi)含有大量細菌毒素的病變牙骨質(zhì),經(jīng)過這些治療后,牙齦紅腫可以消退,牙齦出血和牙周袋溢膿可消失。

(責任編輯:家醫(yī)編輯 )

相關(guān)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guān)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