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骨科頻道 > 骨科疾病 > 頸椎病 > 正文

脊髓型頸椎病會引起腳麻木

2016-09-19 20:58:36      

很多人腳麻木卻從來沒有考慮過會是頸椎病引起的,往往是哪痛治哪,結果吃了不少藥,看了不少病就是沒效果。專家提醒:腳麻木很有可能是脊髓型頸椎病引起的。

脊髓型頸椎病癥狀

脊髓型頸椎病比較多見,且脊髓型頸椎病的癥狀往往比較嚴重,臨床一旦延誤診治。常發(fā)展成為不可逆性神經損害。由于主要損害脊髓,且病程慢性進展,遇誘因后加重,脊髓型頸椎病的癥狀在臨床上表現為損害平面以下的感覺減退及上運動神經元損害癥狀。多表現為麻木、肌力下降、肌張力增加等特征。具體來說脊髓型頸椎病的癥狀有如下:

1、病史:脊髓型頸椎病40-50歲多見,發(fā)病慢,大約20%有外傷史。患者開始往往不會想到頸椎病,而先就診于神經內科。常有落枕史,

2、癥狀:脊髓型頸椎病患者往往先從下肢雙側或單側發(fā)沉、發(fā)麻開始。隨之出現行走困難,下肢肌肉發(fā)緊。抬步慢,不能快走,更不能跑。雙下肢協(xié)調能力差。不能跨越障礙物。雙足有“踩棉花”樣感覺。自述頸部發(fā)硬。頸后伸時易引起四肢麻木。有時上肢癥狀可先于下肢癥狀出現,但一般略遲于下肢。上肢多一側或兩側先后出現麻木、疼痛。早期晨起擰毛巾時感雙手無力,拿小件物體常落地,不能扣衣服鈕扣。嚴重者寫字困難、飲食起居不能自理,部分患者有括約肌功能障礙、尿儲留。除四肢癥狀外,往往有胸1以下的皮膚感覺減退、胸腹部發(fā)緊,即束帶感。

3、體征:脊髓型頸椎病最明顯的體征是四肢肌張力升高。嚴重者稍一活動肢休,即可誘發(fā)肌肉痙孿,下肢往往較上肢明顯,下肢的癥狀多為雙側,但嚴重程度可有不同。上肢肌張力亦升高。但有時上肢的突出癥狀是肌無力和肌萎縮。并有根性感覺減退,而下肢肌萎縮不明顯。主要表現為肌痙攣、反射亢進,出現蹂陣攣和骸陣攣。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