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肝病頻道 > 肝病知識 > 肝病癥狀 > 正文

中醫(yī)如何辨證防治急性黃疸性肝炎

2012-03-07 07:01:58      家庭醫(yī)生在線

 

中醫(yī)如何辨證治療急性黃疸性肝炎

中醫(yī)如何辨證治療急性黃疸性肝炎

 

   肝膽濕熱兼風濕表證

  癥見黃疸初起,兩目微黃,小便黃赤,脘腹?jié)M悶,不思飲食,伴惡寒發(fā)熱,頭身重痛,神疲乏力,舌邊發(fā)紅,舌苔黃膩,脈浮弦。

  治宜清熱化濕,佐以解表,方用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加減。藥用麻黃、薄荷、連翹、黃芩、藿香、白蔻仁、石菖蒲、赤小豆、梓白皮、藏茵陳、生姜、大棗、甘草、郁金、丹參等。

  肝膽濕熱而熱重于濕

  癥見初起兩目發(fā)黃,迅速波及全身,其黃色澤鮮明,右脅疼痛拒按,壯熱,口干口苦,厭油惡心嘔吐,脘腹脹滿,大便秘結,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數(shù)。

  治宜清熱利濕、通腑排邪,方用茵陳蒿湯化裁。藥用茵陳、梔子、生大黃、升麻、虎杖、田基黃、板藍根、郁金、金錢草、赤芍、車前子、豬苓、澤瀉等。

${FDPageBreak}

 

  肝膽濕熱而濕重于熱

  癥見身目發(fā)黃如橘,無發(fā)熱或身熱不揚,右脅疼痛,脘悶腹脹,頭重身困,嗜臥乏力,納呆便溏,厭食油膩,惡心嘔吐,口黏不渴,小便不利,舌淡紅,苔微黃厚膩,脈濡緩。

  治宜健脾利濕、清肝利膽,方用藏茵陳五苓散加減。藥用茵陳、豬苓、茯苓、澤瀉、炒白術、郁金、佛手、陳皮、藿香、佩蘭、枳殼等。

  肝膽濕熱而濕重并重

  癥見初起兩目發(fā)黃,迅速波及全身,其黃色澤鮮明,發(fā)熱口苦,厭油嘔惡,脘腹脹滿,右脅疼痛,頭重身困,大便黏滯,小便黃赤,舌紅,苔黃厚膩,脈弦滑數(shù)。

  治宜清肝利膽、化濁解毒,方用甘露消毒丹加減。藥用藏茵陳、滑石、木通、黃芩、連翹、石菖蒲、白蔻仁、藿香、薄荷等。

  突感疫毒而毒熱深重

  癥見起病急驟,黃疸迅速加深,身目呈深黃色,脅痛拒按,脘腹脹滿,壯熱煩渴,嘔吐頻作,尿少便結,煩躁不安,或神昏譫語,或衄血尿血,皮下紫斑,或有腹水,繼之嗜睡昏迷,舌質紅絳,苔黃褐干燥,脈弦大或洪大。

  治宜清熱涼血、解毒開竅、利膽退黃,方用千金犀角散加味。藥用水牛角、黃連、梔子、升麻、茵陳、生地黃、牡丹皮、連翹、土茯苓、蒲公英、大青葉、黃柏、生大黃等。如已出現(xiàn)躁擾不寧,或伴出血傾向,需加清營涼血解毒藥,如神犀丹之類,以防內陷心包,出現(xiàn)昏迷;如熱入營血,心神昏亂,躁擾不寧,肝風內動者用紫雪丹;熱邪內陷心包,譫語或昏憤不語者用至寶丹;熱毒熾盛,濕熱蒙蔽心神,神志時清時昧者用安宮牛黃丸。

(責任編輯:吳敏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