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肝病頻道 > 肝病護理 > 肝臟保養(yǎng) > 正文

肝火旺的中醫(yī)辨證治療

2017-09-29 12:12:58      

出處 《丹溪心法》

來由:唐容川云:“病左脅痛,及嘔酸苦者,肝火也。以金平木,清火生金,其理至妙?!保?《血證論》吳鶴皋云:“左金者,黃連瀉去心火則肺金無畏,得以行金令于左以平肝,故曰左金?!?《醫(yī)方考》)心屬火,肝屬木,肺屬金,肝位于右而行氣于左,肝木得肺金所制則生化正常。有清熱止瀉,緩急止痛之效。戊為胃土,己為脾土,本方善于泄肝,使木不克土,戊己自安,故以命名。

組成:本方由姜黃連、吳茱萸二味藥物組成

用于肝經(jīng)火旺所致之脅肋脹痛,嘔吐吞酸,噯氣口干,舌紅苔黃,脈象弦數(shù)等癥。有清瀉肝火,降逆止嘔之功。

名稱 咯血方

出處 《丹溪心法》

來由:咯血一證,原因甚多,肝火灼肺即其因之一。本方用青黛、山梔瀉肝涼血;瓜蔞仁、海蛤粉清肺化痰;再加訶子斂肺止咳。諸藥同用,可瀉肝火以涼血,清肺熱以止咳,共奏清肝寧肺之功,使火不犯肺,則肺氣肅降,痰飲得化,咳嫩寧息,咯血自止。故名“咯血方”。

組成:本方由青黛、瓜蔞仁、山梔、訶子、海蛤粉五種藥物組成

用于用于肝火灼肺所致之咳嗽痰中帶血,痰質濃稠,咯吐不爽,心煩口渴,頰赤便秘,舌苔黃,脈弦數(shù)等癥。有清熱化痰,止咳止血之功。

出處 《蘭室秘藏》

來由:本方為治頭風之常用方,尤適于風濕熱上攻于頭,長期不愈者。頭風,指頭痛經(jīng)久不愈,時發(fā)時止者。方隅云:“淺而近者、名曰頭痛;深而遠者,名曰頭風?!保?《醫(yī)林繩墨》)“清空”,這里指頭部,頭為諸陽經(jīng)之會,清空之府。本方作用于清空部位,專治頭風。其服法是:每次用少許藥末,茶水調(diào)為膏狀,抹在口中,再用白開水沖下,組成 本方由川芎、柴胡、黃芩、黃連、防風、羌活、炙甘草諸藥組成

用于風濕熱邪上壅頭目所致之偏正頭痛,年久不愈者。有清瀉肝火,祛風止痛之功。

名稱 痛瀉要方

出處 《醫(yī)方考》

來由:肝脾不和之腹痛泄瀉,稱為「痛瀉」。吳琨云:「瀉責之脾,痛責之肝,肝責之宜,脾責之虛;脾虛肝實,故令痛瀉。(《醫(yī)方考》)本方藥僅四味,白術苦燥濕,甘補脾,溫和中;芍藥寒瀉肝火,酸斂逆氣,緩中止痛;防風辛能散肝,香能舒脾,風能勝濕;陳皮辛能利氣止痛。可疏

肝健脾,理氣和中,補中寓疏,標本兼顧,能瀉肝木而補脾土,調(diào)氣機以止痛瀉,洵為治療痛瀉的重要方劑,故命名曰「痛瀉要方」。

組成:本方由白術、芍藥、陳皮、防風四味藥物組成

用于肝郁脾虛所致之腸鳴腹痛,大便泄瀉,瀉必腹痛,瀉后痛止,舌苔薄白,脈弦而緩等癥。有疏肝補脾之功。

出處 《小兒藥證直訣》

來由:肝主東方,屬木色青,「瀉青」,即瀉肝也。 《刪補名醫(yī)方論》云:“肝木主春,乃陽生發(fā)動之始,萬物生化之源,不可傷也。本方重用苦寒之品,以清瀉肝火為主,又佐升散之品,以散郁火,寓升于降,是升降同用之法,可使瀉肝而不傷肝氣,升散而不助火勢,相得而益彰,故為瀉肝之善法”。汪昂云:“本方一瀉(肝火)一散(肝風)一補(肝血),同為平肝之劑,故曰‘瀉青’”。

組成:本方由當歸、龍腦、川芎、生梔子仁、川大黃、羌活、防風組成蜜丸,煎竹葉湯同砂糖化下

用于肝火郁結所致之目赤腫痛,易驚多怒,不能安臥,尿赤便秘,脈洪實者。有清瀉肝火之功。

(責任編輯:家醫(yī)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