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mmol/L,而ALT由高值降至正常左右,即臨床上常說的酶膽分離,凝血酶原時間延長,血清白蛋白減少,白/球倒置,血氨升高等。主要死因是消化道出血、肝腎綜合征、繼發(fā)感染和顱內(nèi)出血。" />
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肝病頻道 > 肝病分類 > 丙肝 > 正文

丙肝的臨床表現(xiàn)有哪些

2017-04-01 14:21:00      

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潛伏期為2 -26 周,平均為7.4 周,丙型病毒性肝炎臨床經(jīng)過一般較輕,亞臨床型較為多見。與乙型肝炎比較,本病血清丙氨酸轉氨酶(ALT)和膽紅素水平較低,黃疸持續(xù)時間較短,病情相對較輕,但發(fā)展成慢性肝炎的比例較高,為60%-80%,其余為自限性,可自動康復。丙型病毒性肝炎的臨床表現(xiàn)為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重型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和無癥狀慢性HCV攜帶者四種類型。

(一)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起病常不明顯,非輸血后散發(fā)性病例的潛伏期目前未確定,輸血后丙型肝炎的潛伏期為30-83天,平均約8周,潛伏期的長短顯然與輸入血量,即輸入的病毒量有關。急性丙型肝炎亦分急性黃疸型、急性無黃疸型和急性瘀膽型。與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比較,無黃疸型占絕大多數(shù),起病時很少發(fā)熱,全身癥狀和消化道癥狀的出現(xiàn)率亦低。肝功能異常率低于甲型和乙型肝炎,主要表現(xiàn)為ALT升高,其峰值較甲型和乙型肝炎為低。急性丙型肝炎病程長于3個月。

(二)重型丙型病毒性肝炎

1。急性重型丙型肝炎

起病急驟,起病10天內(nèi)迅速出現(xiàn)神經(jīng)、精神癥狀,出血傾向,腦水腫等征象。起病時可以是一般急性黃疸性肝炎,但乏力和消化道癥狀非常顯著;也可以在黃疸出現(xiàn)前即表現(xiàn)有精神癥狀而誤診為精神病。一般無腹水,肝臟進行性縮小。常于病后3周內(nèi)死于消化道出血或腦疝。

2。亞急性重型肝炎

起病時為急性黃疸型肝炎,病情進行性加重,于起病8周內(nèi)出現(xiàn)腹水、出血傾向、重度黃疽和少尿。實驗室檢查:血清膽紅素>170mmol/L,而ALT由高值降至正常左右,即臨床上常說的酶膽分離,凝血酶原時間延長,血清白蛋白減少,白/球倒置,血氨升高等。主要死因是消化道出血、肝腎綜合征、繼發(fā)感染和顱內(nèi)出血。

3。慢性重型肝炎

此型系在慢性活動性肝炎(乙型或丙型肝炎)基礎上發(fā)生亞大塊肝壞死而引起的。除有明確慢性肝炎或/和慢性肝病體征外,臨床表現(xiàn)同亞急性重型肝炎。

(三)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慢性丙型肝炎多由急性丙型肝炎演變而來,慢性化率一般為40%-50%。慢性丙型肝炎臨床上癥狀體征常不甚顯著,以單項ALT增高為唯一異?,F(xiàn)象的為數(shù)甚多,很少一部分病例出現(xiàn)慢性肝病面容、蜘蛛痣及肝掌,肝脾腫大以及不同程度黃疸。個別有肝外表現(xiàn),如干燥綜合征、關節(jié)炎、橋本甲狀腺炎或腎炎等,同時血清抗核抗體、抗平滑肌抗體、類風濕因子等自身抗體中有一項或數(shù)項陽性。慢性丙型肝炎有顯著的向肝硬化發(fā)展的傾向。

(四)無癥狀慢性HCV攜帶者

在成年人群中HCV隱性感染及無癥狀慢性HCV攜帶者多見。按血清抗HCV抗體檢測結果,我國一些大城市的調查結果為2%-3.4%。這些無癥狀慢性HCV攜帶者,不能認為全部是健康人,其中很多人實際上是亞臨床型肝炎。

(責任編輯:家醫(yī)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