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消化科 > 其它疾病 > 正文

老年腸梗阻的治療 中西醫(yī)各顯神通

2014-05-29 21:31:49      家庭醫(yī)生在線

老年腸梗阻的治療方法有哪些?腸梗阻是由于多種原因造成的腸內容物不能正常運行、順利通過腸道的疾病。在外科急腹癥中,其發(fā)病率僅次于急性闌尾炎和膽道疾病,居第三位。臨床上以手術后腸道粘連引起的梗阻最為多見。腸梗阻治療一直是患者們擔心的問題,先采用中西醫(yī)結合療法來治療腸梗阻,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腸梗阻的臨床表現可以應用四個字來概括即:痛、吐、脹、閉。

痛即腹痛,這種腹痛多是呈陣發(fā)性的,當梗阻部位的腸道強烈蠕動、痙攣時表現為腹痛加劇。當梗阻部位腸道蠕動減弱時,疼痛明顯減輕或消失。吐即惡心嘔吐,惡心嘔吐是消化系統(tǒng)疾病的特征,當梗阻部位越高,其嘔吐越明顯,反之嘔吐減弱。脹即腹部脹滿不適,由于腸內容物不能正常運行,腸道內積氣積液,腹部呈現出脹滿不適。梗阻部位越低,腹脹越明顯,老年人腸梗阻有時以腹脹來就診,對于老年人來講,如果有明顯的腹脹應當警惕腸梗阻的可能。閉即肛門部停止排氣排便。完全性的腸梗阻,肛門排氣排便完全停止,但殘存于梗阻以下腸管內的糞便和腸氣,在發(fā)病后不久仍可少量排出。不完全性的腸梗阻,可有多次少量的排氣排便。

腹部手術是造成腸道粘連梗阻的主要原因,二次手術增加腸粘連的機會,對于早期的腸梗阻以保守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為主。其非手術率約為70%,死亡率降至3%以下。通常的治療方法有:禁食、胃腸減壓、補液防止水電解質平衡紊亂、抗感染處理。根據腸梗阻的特點,中醫(yī)診斷為:腸結。早期辯證:痞結型為氣滯濕阻,腑氣不通。傳統(tǒng)中醫(yī)治療以大承氣湯類中藥保留灌腸處理,根據中醫(yī)辨證原則大膽采用具有通腑瀉下、活血解毒的通腑湯配合針灸推拿療法治療腸梗阻取得了顯著療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腸梗阻遇有下列情況者宜及早手術處理,醫(yī)師宜掌握手術的時機。

1。腹部疼痛加劇,疼痛頻繁。

2。體溫升高,血常規(guī)檢查,明顯的感染像,患者精神不振。

3。腹部明顯腸型。

4。血壓下降,心率升高,有休克的表現。

5。腹肌緊張,有明顯壓痛、反跳痛,腹腔穿刺引出血性或腸內容物。

6.X線拍片顯示明顯脹大的腸攀。疑有腸壞死的可能者宜及早手術處理。

由于老年人機體反應差,上述腸壞死的癥狀體征不是很明顯,手術選擇上宜及早不及晚,防止發(fā)生嚴重后果。同時老年性無手術病史的腸梗阻需要警惕癌性腫瘤阻塞腸管的可能,需要完善檢查,到正規(guī)醫(yī)院就診處理,總之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腸梗阻是目前治療腸梗阻的趨勢,同時是降低手術率的有效方法。

(責任編輯:吳敏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