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兒科 > 懷孕 > 備孕 > 孕前保健 > 正文
骨質疏松
掛號科室:骨外科 同類疾?。?a target='_blank'>原發(fā)性骨質疏松老年人骨質疏松癥貝殼甲綜合征絕經(jīng)后骨質疏松

怎樣才能成功懷孕 放松心情很重要

2011-12-06 23:26:00      家庭醫(yī)生在線

  

成功受孕:放松情緒、采用合適體位至關重要

  ●放松情緒

  ●改善精子質量和數(shù)量

  ●了解排卵日期

  ●采用合適體位

  受訪專家:廣州醫(yī)學院附屬第三醫(yī)院婦產(chǎn)科專家 張中芳

  曾經(jīng),如何避孕才是性生活的頭等大事,而今隨著時光流失,妙齡女郎已經(jīng)嫁作他人婦,再不懷孕可能就是高齡產(chǎn)婦了,所以不少夫婦打算黃金假期,實施“造人計劃”。不過,千萬別以為只要不避孕,就能輕而易舉地懷上寶寶,其實怎樣懷孕也是一項技術活,不懂得生理規(guī)律,不曉得性愛技巧,要寶寶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優(yōu)生優(yōu)育專家認為,一對健康的夫婦不做任何避孕的措施,每個周期內懷孕的幾率也只有20%左右,為提高受孕率至少有四大措施值得重視。

  措施1:放松心情、減輕緊張

  去度假,自然是放下手頭緊張的工作,全面徹底的享受生活。輕松愜意的生活容易使心情平靜,會增加受孕幾率。中醫(yī)認為,不孕的病因中有一條“妒婦不孕、肝郁不孕”,心情不好的女性是很難懷孕的。所以,夫婦兩人外出度假助孕,雙方均要放松心情,可別低估壓力對我們生理所造成的影響。

  當然也不必過于在意這次假期是否一定能懷上,別搞得“雙規(guī)”生活———在規(guī)定的時間、規(guī)定的行為中“造”出一個孩子來,這種機械的行為往往會弄得人更沒有欲望。因此專家認為,“度假造人”在戰(zhàn)略上忽視它,采用“無所求”的態(tài)度,認真對待,做好準備就行。當然,“歡愉的性愛才最有助于受孕”。

  措施2:改善精子質量和數(shù)量

  良好的受孕條件就是精子數(shù)量必須足夠多,而且還要活動力好。遺憾的是,近半個世紀以來,在世界范圍內男性的精子數(shù)量每年以2%的速度下降,因此,不育癥發(fā)生率大為增加。專家認為,改善男性的精子數(shù)量和質量,關鍵還在均衡營養(yǎng),減少性病感染。張中芳推薦富含水果、堅果和蔬菜的飲食方案對生育有好處,在度假期間,注意飲食可以增加受孕幾率———

  韭菜:韭菜可溫腎助陽,活血散淤,理氣降逆,別名又稱“起陽草”。

  生蠔:含鋅,有助于合成男性荷爾蒙,生吃是保留蠔內的鋅的最佳方法。其它如龍蝦、海膽、海參、魚卵、蝦卵、貝殼類等也不錯。

  措施3:了解排卵日期,采用合適的性愛體位

  女子進入性成熟期后,每個月經(jīng)周期一般只有一個卵泡發(fā)育成熟排出卵子。因此,在度假之前,應該算一算自己的排卵期。張中芳說,最好在月經(jīng)干凈6-7天之后外出度假,這樣“受孕”的幾率較高。有三種方法可以發(fā)現(xiàn)排卵期來臨,此時讓激情燃燒最恰當。

  1、 算日子,從上次月經(jīng)的第一天算起,到下次月經(jīng)前的12-19天,這段時間是常規(guī)排卵期,受孕的機會最高。

  2、 通過觀察陰道分泌物的變化來發(fā)現(xiàn)排卵期,月經(jīng)后,陰道分泌物常會較少且黏稠,而排卵期前后,分泌物變得量多且稀薄,就像生雞蛋清,用手沾上黏液可以拉成絲。

  3、 家庭用預測排卵試紙:這種方法比起基礎體溫法(即每天清晨測體溫)來得準確得多,而且試紙測定可在排卵前1-1.5小時給出提示。

  一般來說,希望懷孕時,性生活時宜采用男上女下位,并將女性臀部墊高,性交后,姿勢最好能保持1小時,這樣有利于精液儲存在陰道后穹隆,對子宮后位的女性而言,尤其可提高其受孕率。

成功受孕:放松情緒、采用合適體位至關重要

    孕前營養(yǎng)很重要,備孕時需要哪些營養(yǎng)?

    男性和女性來說,飲食與生育能力都密切相關。準備懷孕前提前3個月到1年對你的飲食進行健康調整:如果越早行動起來,你懷孕的機率越高。


    備孕食譜:教你吃對好懷孕

    不要吃太多。豆芽豆芽中含有植物性動情激素,育齡女性吃得太多容易引起月經(jīng)紊亂,不易受孕;然而豆芽又有預防及治療骨質疏松的功效,所以一周不超過兩次為好。


     人的生物鐘是否會影響受孕?

    科學家的研究發(fā)現(xiàn),每種生物,包括人類在內,其行為和生理功能都具有一定的節(jié)律性,即時間性或時間屬性。由于其類似“鐘”的特點,因此稱之為“生物鐘”。

(責任編輯:方徽雯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