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兒科 > 懷孕 > 孕期 > 正文

預防小兒肥胖癥從孕期開始

2010-11-22 01:53:57      家庭醫(yī)生在線

預防小兒肥胖癥從孕期開始

推薦閱讀:外陰靜脈曲張 準媽媽如何應對

  目前,雖然孕媽媽控制飲食的“關鍵點”尚未研究出來,不過有些原則是需要遵循的。

  堅持3個健康習慣

  1.保持體重適中

  整個孕期中,孕媽媽的體重平均增加12.5千克。如果孕期體重過輕,容易使胎兒在子宮內(nèi)發(fā)育遲緩或低體重;如果增加太快,容易導致胎兒巨大等不良后果。

  2.保持健康膳食

  * 不要認為懷孕了就得多吃,否則會影響胎兒發(fā)育。這樣,不僅容易把自己吃得太胖,還易使胎寶寶長得太大,影響日后分娩。要常吃些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及葉酸的蔬菜和水果,既能滿足飽腹感,有助于體內(nèi)鈣、鐵、纖維素的吸收,還能避免攝入過多的熱量。

  * 養(yǎng)成三餐定時定量吃的習慣,以水果取代餐后甜點,吃完東西立刻刷牙,刷過牙就不再進食,至少睡前3個小時不再吃東西,此時脂肪很容易在體內(nèi)囤積,但可以喝水。

  * 飲食上少吃沙拉、肥肉、油炸食品;烹調(diào)時少加糖、少勾芡、少加酒;少采用糖醋、醋熘、油炸、油煎的烹調(diào)方式;盡量水煮、蒸、燉、涼拌、紅燒、烤、燙、燴、鹵,不要再加油,可加醬油。

  * 做菜時多以蔥、蒜、姜、五香粉、花椒粒、八角來增加美味。

  * 記錄自己每日進食的種類和數(shù)量,不要暴飲暴食或攝取過多熱量食物。

  3.保持適度運動

  懷孕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xiàn)象,而不是病,因此沒必要就不工作了??梢栽卺t(yī)生指導下進行適度的工作和運動,這樣既可預防孕媽媽肥胖又有利于胎兒健康。

 

${FDPageBreak}

 

預防小兒肥胖癥從孕期開始

推薦閱讀: 用奶瓶喂養(yǎng)孩子易致牙頜畸形

  3個非常方案

  懷孕1-3個月

  * 懷孕早期,大部分孕媽媽體重增加在2-3千克。由于半數(shù)孕媽媽可能有“害喜”的表現(xiàn),嚴重者完全不能進食,甚至需要到醫(yī)院治療,一些孕媽媽會出現(xiàn)體重降低。此時,應該注意調(diào)整飲食,每天適宜少食多餐,比如進食4-5次。

  * 在沒有流產(chǎn)跡象的前提下,可以做一些掃地、收拾桌面的簡單家務以及散步等運動。

  懷孕4-7個月

  * 每天早上起床或晚上睡前的固定時間,測量并記錄自己的體重。

  * “害喜”癥狀消失后,孕媽媽要注意避免胃口大開后飲食過量。三餐仍應定時、定量,盡量控制避免晚上9點以后大量進食。

  * 保持散步、游泳、孕婦保健體操等運動,也可以幫助孕媽媽的身體消耗多余的熱能,避免肥胖。

  懷孕8-10個月

  * 每天早上起床或晚上睡前的固定時間,測量并記錄自己的體重。孕前標準體重的孕媽媽需增重5千克;孕前體重偏低的孕媽媽需要增重6.5千克,而孕前體重偏高的孕媽媽則只能增重3千克,避免每周體重增加超過500克。

  * 避免因心情浮躁而開始吃多吃少的不規(guī)律飲食習慣,飲食應規(guī)律,并要少而精。

  * 臨產(chǎn)前要保證熱量攝入,如吃些巧克力,水果、面包等,因為自然分娩是一種強體力勞動,但勿暴飲暴食。

  * 盡管身體越來越笨重,但仍應堅持鍛煉,保持體力充沛,以慢走等輕體力活動為主。

  知識小鏈接

  * 寶寶容易肥胖的3個重要時期

  目前的研究顯示,人一生中脂肪細胞生長積累的關鍵時期是3個月的胎兒期、1歲和11-14歲這三個階段。要想避免寶寶身體肥胖,就要避免在這三個階段能量過剩,形成過多數(shù)量的脂肪細胞。

  * 孕媽媽也不宜體重過低

  在糾正孕媽媽體重過重的同時,也要注意孕期體重不能過低。因為,孕媽媽體重過低,容易發(fā)生“低體重兒”或寶寶患上“兒童期營養(yǎng)低下”的可能性增大,這樣也會造成寶寶成年后肥胖、心血管病等慢性疾病的發(fā)生。

親子天地一周排行榜11月1-11月5日
  • 直擊:國外孕婦水中分娩全過程1400972
  • 時尚雜志全裸上陣的十位明星孕婦1008511
  • 令女人恐懼的分娩五種手術923058
  • 寶寶有“性行為”≠性早熟852070
  • 如何在孕期幫老公趕走“性真空”813905
  • 推算排卵期:讓你百發(fā)百中的懷孕方法766246
  • 想受孕,精子養(yǎng)5天695481
  • 兔唇發(fā)生率與父母年齡有關669083
  • 細數(shù)分娩中的“難言”問題631522
  • 哪些女性不宜在冬天造人605394

(責任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