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兒科 > 養(yǎng)護問題 > 預防保健 > 正文
睡眠障礙
掛號科室:呼吸睡眠中心 同類疾?。?a target='_blank'>失眠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發(fā)作性睡病陣發(fā)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兒童睡眠障礙

出牙會讓孩子睡不好 怎么讓孩子睡個好覺?

2016-06-08 07:04:37      家庭醫(yī)生在線

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的新爸新媽都因為孩子不能正常睡眠而感覺到苦惱,其實,大家只要能找到孩子不好好睡覺的原因就能解決這個大問題,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看看有哪些原因會導致孩子睡眠不好吧。

1、饑餓

多見于新生兒和三個月之內的寶寶。這時需要哺乳或喂奶來解決。稍大的寶寶如果睡前吃飽,可以排除這個因素。天氣干燥的情況下,寶寶夜間可能會口渴,給他補充點水分可以讓他安靜。

2、缺鈣

缺鈣是導致小寶寶睡覺不安穩(wěn)首要因素之一。缺鈣、血鈣降低,引起大腦植物性神經興奮性增高,導致寶寶夜醒、夜驚、夜間煩躁不安,睡不安穩(wěn)。解決方案就是給寶寶補鈣和維生素D并多曬太陽。

3、腹脹

1歲以內的寶寶都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如果睡前吃得過飽,或喝奶后沒有打嗝排氣,小寶寶都會因腹脹而醒來。大點的嬰兒多半是睡前幾小時內吃了一些難以消化的東西。注意按摩、排氣和調整飲食即可解決。積食的寶寶可用點小中藥治療。

4、尿濕

因尿褲太濕或勒得太緊,也會使寶寶不舒服。有的寶寶想尿尿時不愿輕易尿在尿褲上,也會翻來覆去不安穩(wěn)。

5、白天太興奮或環(huán)境的變化

大點的寶寶的睡眠不安也可與白天過度興奮或緊張、日常生活的變化有關。如出門、睡眠規(guī)律改變、搬新屋、有新的保姆和陌生人來。比如老的保姆走了會引起嬰兒晚上睡眠不安。經常更換撫養(yǎng)人也使孩子睡眠障礙的發(fā)生率明顯升高。白天睡的太多也可影響晚上的睡眠。

6、出牙或身體不適

寶寶出牙期間往往會有睡不安穩(wěn)的現(xiàn)象。有時幾夜反復折騰之后媽媽才發(fā)現(xiàn),寶寶的牙床冒出了白白的小牙??梢姵鲅肋€是有些疼痛的。

7、其他

疾病當然也會引起睡眠不安。生病或發(fā)燒前的夜晚往往是翻覆不寧的。這些都需要細心的觀察和判斷。

導致孩子晚上睡不好的因素有很多,家長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孩子的睡眠質量。那么,如何提高孩子的睡眠質量?

嬰兒進行睡眠,最好給他一張單獨睡的小床,這對嬰兒的生長發(fā)育、培養(yǎng)獨立能力和堅強自立的性格有好處。嬰兒的小床一般安放在母親床邊,便于睡眠時隨時抱出來喂奶和換尿片、蓋被褥等生活照料。

從出生后就開始單獨睡眠,可以養(yǎng)成孩子單獨睡眠的好習慣。嬰兒的小床四周要有欄桿,小床周圍的欄桿不能太稀,前幾個月可用床單將欄桿包上,以防頭、手、腳卡在欄桿中間發(fā)生意外。嬰兒床所有的角應是圓鈍的,避免銳角。嬰兒床高度和成人床相同或略高些,這樣護理嬰兒比較方便和省力。

床鋪最好是木板或硬性棕棚或彈簧床,嬰兒不宜睡軟床。首先枕頭高度要合適,一般以3厘米左右為宜,隨著孩子長大,可適當提高。如果枕頭過低,使胃的位置相對高,容易引起吐奶;枕頭過高,不利于脊柱和頸部彎曲的形成。

枕頭中充填物的選擇也很重要,因為用米豆作為充填物的枕頭很硬,孩子長時間睡在上面,出汗后來回摩擦,容易擦傷皮膚或引起枕骨后面一圈禿發(fā),也容易使孩子頭睡得扁平。選擇木棉做枕心比較好,因為嬰兒容易出汗,木棉透氣性能好,容易散熱。

枕套要選用柔軟的棉布制作,切忌使用化纖布。因為化纖布透氣性能差,夏天易引起痱子、癤腫等皮膚病,還能引起嬰兒濕疹。被褥應用質地柔軟、保暖性好、顏色淺淡的棉布做,不要用合成纖維或尼龍織品,因為這些化纖織物不吸水、透氣性差,還容易產生皮膚過敏反應。褥子上可墊一塊防水布,預防大小便污染床褥。嬰兒床上用品要經常洗曬,保持清潔衛(wèi)生,柔和舒適。

1、固定時間寶寶睡覺時間,并確保認真貫徹執(zhí)行。每晚與寶寶約法三章,到點就睡覺,慢慢地,他睡眠的生物鐘就此建立。

2、入睡時不讓寶寶過飽或饑餓。過飽與太餓都會影響寶寶的睡眠質量。

3、睡前不讓寶寶過于興奮。睡前要調整好寶寶的情緒,不能讓寶寶過于興奮,否則會延長寶寶的入睡時間,入睡后也容易做夢。

4、別頻繁地給寶寶把夜尿,夜尿過于頻繁容易打擾寶寶的質量。所以,最好不把夜尿,或少把夜尿,讓寶寶自主提升憋尿的能力,爭取一覺睡到大天亮。

5、合適的室溫、厚薄適中的被褥、寬松的衣服。室內溫度太冷太熱,衣物穿得過緊過多,或者被子太厚,都會使寶寶覺得不舒服,從而影響睡眠質量。

6、靈活運用幾款助睡前的親子小游戲:睡前親子閱讀、看一會兒少兒電視節(jié)目、玩一會兒益智小玩具等親子小游戲均有助于寶寶入睡,但注意別讓寶寶玩得太興奮,否則直接影響寶寶入睡時間。

(責任編輯:王春蘭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