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影像 > 影像知識 > 放射診斷 > CT > 正文

肺癌高危人群每年做一次螺旋CT

2014-10-17 09:00:37      家庭醫(yī)生在線

近些年來,肺癌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大大升高,這主要與吸煙、環(huán)境污染、不良生活方式、快節(jié)奏生活等因素有關。人們在心生恐懼的同時,也在積極尋找預防肺癌的方法,專家建議肺癌高危人群每年做一次低劑量螺旋CT篩查。

高危人群應每年做一次低劑量螺旋CT

不少肺癌患者早期并沒有明顯癥狀,往往是發(fā)展到中期甚至晚期才會出現典型癥狀,導致他們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專家說,15%左右的患者在查出肺癌時處于局限期,是可以做手術的,剩下85%患者因為不適合手術治療,徹底治愈的可能性非常小。因此,早發(fā)現對肝癌的治療至關重要。

已有研究表明,每年照一次低劑量螺旋CT能使肺癌死亡率降低20%,吸煙;長期暴露于空氣嚴重污染環(huán)境;有肺癌、食道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應當每年做一次。

與普通胸部X線相比,胸部CT在發(fā)現肺部小結節(jié)病變方面更加靈敏,“國際早期肺癌行動計劃”研究發(fā)現,CT檢出肺內小結節(jié)能力是普通X胸片的10倍,發(fā)現I期肺癌的幾率是胸片的6倍。

此外,專家介紹,肺癌是進展相對比較慢的疾病,所以一年做一次CT篩查既有利于肺癌早發(fā)現,又不會耽誤病情。

肺癌早期手術十年生存率90%以上

“肺癌分期和治療手段是影響肺癌患者生存期的最直接因素,目前肺癌的治療手段主要包括手術治療、放療、介入治療、中藥治療等,其中早期肺癌手術后十年生存率達90%以上。”專家說。

有研究表明,不做手術的早期肺癌,80%左右患者不能長期生存;如果是中晚期單獨化療,中位生存期8~10個月;如果患者有特異的基因突變,對靶向藥物敏感,中位生存期大概是24個月。所以對于早期肺癌患者,建議手術治療。

雖然早期肺癌手術效果較好,但卻并非只有早期肺癌患者才需要手術。

專家介紹,CT就像一個照片,能看到病變卻不能確定癌癥的具體情況,具體情況只有經過組織學標本活檢后才能確定,有時候甚至活檢看到的結果都不是真的。

活檢取樣有穿刺、胸腔鏡等方法,但是當以上手段都不能取得組織學標本時,就需要手術取樣進行活檢,這個活檢主要是為了確定癌癥所處時期和分型,以明確治療手段和方法,因此即便是一些中晚期肺癌患者,也是需要手術的。

(責任編輯:詹遠 )

科大夫掛號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