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影像 > 影像知識 > 放射診斷 > CT > 正文

肺癌CT篩查優(yōu)于胸片 高危人群每年做一次CT檢查

2014-05-20 06:33:42      家庭醫(yī)生在線

放射診斷CT欄目綜合 高危人群每年做一次CT檢查。我國有3.5億煙民,7.4億人被動的吸二手煙,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和城市化進程加快,空氣和環(huán)境污染日趨嚴重,肺癌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在今后一段時間內還將會持續(xù)增高。早期肺癌多無明顯癥狀,導致肺癌患者確診時往往已達中晚期,治療花費大而效果不佳。因此,對肺癌高危人群進行篩查就顯得尤為重要。研究證實,低劑量螺旋CT能夠早期發(fā)現更多的可以治愈的早期肺癌患者。

早期的研究發(fā)現,利用X線胸片和支氣管鏡進行肺癌篩查未能取得預期效果。隨著醫(yī)療技術的進步,新一代CT分辨率的提高,則有機會發(fā)現更小的肺部結節(jié),目前,低劑量螺旋CT檢查已成為肺癌篩查和早期診斷最常用的工具。

首先,與普通胸部X線相比,胸部CT在發(fā)現肺部小結節(jié)病變方面更加靈敏。國際早期肺癌行動計劃研究發(fā)現,CT檢出肺內小結節(jié)的能力是普通X線胸片的10倍,發(fā)現期肺癌是胸片的6倍。其次,CT檢查無創(chuàng)、快捷,患者只要屏息數秒即可完成胸部掃描,放射劑量僅為3.3毫伏,相當于一個人全年自然環(huán)境放射總量。而且隨著技術進步,CT檢查的放射劑量有可能進一步降低。

國際早期肺癌行動計劃的研究結果顯示,低劑量螺旋CT在年度體檢時發(fā)現的肺癌85%為臨床A期肺癌,篩查發(fā)現的早期肺癌手術治療后5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而2011年公布的美國國家肺癌篩查實驗結果顯示,相比X線胸片,應用低劑量螺旋CT掃描篩查肺癌可使肺癌的死亡率降低20%,這相當于所有因乳腺癌死亡的患者人數。

低劑量螺旋CT篩查發(fā)現的肺癌多數為無臨床癥狀的早期周圍型肺癌,而中心型肺癌在疾病早期即可出現刺激性咳嗽或血絲痰,甚至咯血等呼吸道癥狀。對此類患者,利用痰液薄層液基細胞學技術和纖維支氣管鏡,尤其是熒光內鏡技術進行早期診斷就顯得尤為重要。

高危人群每年做一次CT檢查

癌癥是世界嚴重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據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公布的數據顯示,每年全球約800萬人死于癌癥。嚴重威脅我國居民健康的癌癥主要有肺癌。

肺癌的發(fā)生原因除了與長期抽煙、遺傳家族史以及自身的免疫相關外,很多外界因素也會導致肺癌的發(fā)生率增高,如大氣污染、生活壓力大、廚房油煙等。

肺癌的早期癥狀不明顯,很難及時發(fā)現,一旦出現咳痰、咳血的癥狀時,說明已比較嚴重。80%以上的患者就是因早期癥狀不明顯以致延誤治療,而50%以上患者在診斷時已是晚期。年齡在45周歲以上,且每天吸煙支數乘以煙齡大于400的人群,是肺癌的高危人群。此外,一些從事化工、染料、石礦等相關行業(yè)的工作者,以及有家族遺傳史和先天性因素的人群也是肺癌的高危人群。

目前來說,定期體檢是早期發(fā)現肺癌的最有效方法。對于肺癌的高危人群,有必要每年做一次低劑量的螺旋CT掃描,可保證在輻射安全的前提下,將肺癌早期發(fā)現率提高20%左右。

(責任編輯:貝貝 )

科大夫掛號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