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y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chuàng)腔鏡診治....[詳情]
有句古話叫:“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性黏濁,如油入面。”身體濕氣重怎么辦?想要排除體內濕氣,最快速的方法就是吃藥祛濕??墒呛芏嗳硕紦乃幬锔弊饔么?,不敢輕易嘗試。其實,中醫(yī)里有不少藥材都有祛濕的功效,不僅副作用小同時還有養(yǎng)生功效。
12款中藥可祛濕
相信很多人都會疑問,哪些中藥可以祛濕?薏仁、茯苓、白術、甘草等中藥都具有祛濕之效。
薏仁
薏仁又名薏苡仁、苡米、苡仁,是常用的中藥。薏仁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為常用的利水滲濕藥。
薏仁水是不錯的排毒方法,直接將薏仁用開水煮爛后,適個人口味添加少許的糖,是肌膚美白的天然保養(yǎng)品。
茯苓
茯苓的話廣東人吃的比較多。茯苓雖然說不像人參那么珍貴,但是也曾經受到過很多人的追捧,連著名的養(yǎng)生太后—慈禧太后都很青睞它,她認為茯苓是可以幫助我們養(yǎng)生益壽的。茯苓的話味道比較淡,有點甘甘的味道。對于我們的脾胃和肝腎都有很大的幫助,比如說可以幫助我們健脾,安神,健身,寧心等等。茯苓不像其他的補品,就連身體虛弱的人都是可以吃這個來養(yǎng)身的,因為茯苓的藥性比較溫和,不像其他的補藥,藥效太猛了,很多人往往都是虛不受補。因此茯苓是當之無愧的可以健脾祛濕的草藥中的佼佼者。
五指毛桃
五指毛桃五指毛桃食藥兼之,在眾多祛濕食材中它的補虛作用較強,又能補脾肺之氣,中醫(yī)認為它能健脾補氣、養(yǎng)胃祛濕。體內濕氣較重時,利用五指毛桃煲湯煮水飲用,有助祛濕養(yǎng)生!
蒼術
蒼術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茅蒼術和北蒼術的根莖。芳香能化濕,味苦也能化濕,故祛濕力較強,濕濁去而脾運健,故有健脾作用。適用于脾為濕困、運化失司引起的食欲不振、脘悶嘔惡、腹痛泄瀉、舌苔白膩等,常與厚樸、陳皮等同用。
綿茵陳
綿茵陳是廣東民間十分熟悉的祛濕類中藥,在春濕夏暑時常入藥入湯,它價格十分便宜且隨處可見,但它早在《神農本草經》時就被列為上品。中醫(yī)認為它能清濕退熱、利膽去黃,尤善治三焦?jié)駸?,以及黃疸、肝炎、小便不利、風癢瘡疥等。
砂仁
砂仁昧辛,性溫,歸脾、胃、腎經。能化濕開胃、溫脾止瀉、理氣安胎。該品辛散溫通,氣味芬芳,其化濕醒脾,行氣溫中之效均佳,古人視其為醒脾調胃的、要藥。故凡濕阻或氣滯所致之脘腹脹痛等脾胃不和諸癥可以常用,尤其是寒濕氣滯者最為適宜。
木棉花
中醫(yī)認為,木棉花味甘性涼,歸脾、肝、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除濕利水、健胃消暑等功效,對于泄瀉痢疾、咳血吐血、瘡毒濕疹等癥頗有療效。此外,木棉皮還有清熱、利尿、活血、消腫、解毒等功效。
小茴
小茴性燥熱,適用于虛寒體質,如果你是寒濕則再適合不過了,小茴香有散寒止痛、理氣和胃的功效,但注意不要食用過量。
砂仁
砂仁有化濕開胃、溫脾止瀉、理氣安胎。如有脾胃虛寒、濕氣滯留、嘔吐腹瀉及妊娠惡阻等癥狀均可用砂仁來緩解。另外砂仁還可開胃、化滯、消食。
荷葉
取自荷花之新鮮葉片,曬干使用。除了去濕利尿的作用外,亦有開胃消食之功效。
白術
乃菊科植物,其根部用作食療。具健胃強身之力,對四肢乏力及食欲不振等具療效。
甘草
甘草具有和中緩急、健脾補氣、潤肺利咽、解毒消炎的功效。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藥材,但久食甘草會出現(xiàn)浮腫及高血壓。
以上就是可以祛濕的中藥,想要排除濕氣的人可以試試哦!
(責任編輯:丁有雪 )
文章關鍵詞:
吃錯水果,小心越減越肥!廣醫(yī)三營養(yǎng)師教你正確挑水果
全民營養(yǎng)周|老年慢病管理,要吃喝有度!
全民營養(yǎng)周|“一人吃兩人補”坑了多少孕婦
骨質疏松癥對青少年生長發(fā)育有什么影響?
芡實是一味常用的藥食兩用藥材,在《食療本草》等書中均有記載。芡實多用于燉肉、煲湯或入藥,不僅能健脾止瀉、滋陰補腎、澀精,還能清熱祛濕,是……詳細>>
隨著氣候的不斷升高,加之人們本來就生活沒有規(guī)律,容易飲食不定,而夏季的高溫濕熱天氣很容易讓人們感染濕氣,導致我們身體的不適,如渾身無力,……詳細>>
谷雨后空氣中的濕度會明顯增加,從中醫(yī)角度來講,潮濕環(huán)境,濕邪易侵人體,造成胃口不佳,身體困重等現(xiàn)象。在養(yǎng)生中,我們應該多注意祛濕,特別是……詳細>>
濕氣重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一種常見的情況,如果體內濕氣重,就會特別容易出現(xiàn)精神不振、困倦、身體四肢沉重以及胃口差、腸胃不佳、膚色變差的情況……詳細>>
土茯苓有解毒,除濕,通利關節(jié)之功效。甘淡性平的土茯苓多半用于煲湯。如今正值春季,濕氣比較重,多喝土茯苓湯可以很好地趕走濕氣。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