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婦產 > 孕產中心 > 產后 > 月子 > 月子注意事項 > 正文

分娩后怎么預防產褥熱 產褥熱怎么治療

2016-12-05 08:08:02      家庭醫(yī)生在線

產褥熱就是產褥感染,是分娩后常見的疾病之一,導致產褥熱的原因有很多,那么分娩后怎么預防產褥熱?

分娩后怎么預防產褥熱

保證充足休息:

生產之后新媽媽就要放寬心,一定要多休息。感覺身體不適的話,盡量把寶寶交給家人照顧,新媽媽應專心休息,這樣才能加速體力恢復。

保證充足水分:

有些新媽媽因為坐月子的禁忌而不愿意多喝水,但對于已經發(fā)生產褥熱或是排尿不暢的新媽媽而言,水分的補充是非常重要的。新媽媽最好每天補充攝入2000毫升左右的水。

保持清潔衛(wèi)生:

應注意惡露的排出及勤換衛(wèi)生棉墊,通常醫(yī)院會教導新媽媽如廁后以溫水沖洗會陰部,以減少感染發(fā)生,等到惡露結束就不需要再進行沖洗了。

保持傷口干燥:

如果是剖宮產,那么在產后7~10天后新媽媽才可以開始淋浴。之前可先以毛巾擦拭身體,以減少傷口發(fā)炎的可能。平時傷口應該隨時保持干燥清潔。

適度營養(yǎng):

產后營養(yǎng)很重要,但要講究攝取適度,這樣才有助于新媽媽的體力恢復及增加抵抗力,進而減少發(fā)炎情況,降低產褥熱的發(fā)生幾率。如果已經發(fā)生產褥熱,那么最好停止吃過于油膩的食物,以免加重感染。

避免性生活:

新媽媽產后6周內不宜有性生活,通常建議等產后復診后,由醫(yī)師診斷身體已復原,然后再恢復性生活。

切勿自行服藥或停藥:

只要是對癥下藥,產褥熱很快就能得以解決,但是一定要遵照醫(yī)師指示按時用藥。用藥時間要足夠,不要任意停藥,或是自行服用退燒藥,否則很容易引起其他并發(fā)癥。產后10天內還需要定期測量體溫,隨時留意身體狀況。

產褥熱怎么治療

1、一般治療

取半臥位,以利惡露排出并使炎癥局限于盆腔部分,注意營養(yǎng)、休息。必要時輸液或少量多次輸血,糾正水電解質平衡紊亂。

2、抗生素

常用青霉素、鏈霉素、甲硝唑,如療效不明顯,可改用慶大及卡那霉素等。病情較重者,應作宮頸或宮腔分泌物涂片,確定致病菌類型,根據(jù)分泌物、膿液或血培養(yǎng)及藥敏試驗結果,選用有效的抗生素,經足量抗生素治療體溫仍持續(xù)下降者,應考慮有盆腔膿腫或有盆腔血栓性靜脈炎可能,須進一步作檢查。

3、手術治療

會陰傷口感染時可局部用濕熱敷,如化膿,應提前拆除縫線并擴創(chuàng)引流,亦可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坐浴,每日1-2次。盆腔膿腫突入陰道后穹窿者,可于該處先行穿刺,如抽出膿液,可切開放膿,然后插入橡皮管引流。盆腔蜂窩組織炎化膿突入陰道穹窿時,亦依上法處理。盆腔膿腫出現(xiàn)于腹股溝韌帶上方者,可于該處行腹膜外切開引流。附件膿腫須剖腹檢查,切除膿腫。

4、盆腔血栓性靜脈炎的治療

在應用抗生素的同時加用肝素抗凝藥物。有如高熱,劇痛或栓塞繼續(xù)發(fā)展,應考慮結扎卵巢靜脈,術后仍用抗生素,酌情使用肝素。

5、中毒性休克的治療

應大力搶救。除大量應用抗生素外,須補充血容量,糾正代謝性酸中毒,應用血管舒張藥及腎上腺皮質激素等。注意水電解質平衡以及腎臟與心臟功能。發(fā)生彌漫性血管內凝血時應及早用肝素及其它有關治療。

6、中藥

治則為清熱解毒,涼血化瘀,可用五味消毒飲和失笑散,加丹皮、赤芍、魚腥草、益母草。

(責任編輯:黃婉雯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