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心腦血管 > 心腦血管知識 > 疾病百科 > 正文
腦卒中
掛號科室:神經(jīng)內(nèi)科 同類疾?。?a target='_blank'>中風中風后遺癥缺血性中風出血性中風兒童卒中

頸動脈狹窄的手術治療方法

2014-02-14 15:33:27      家庭醫(yī)生在線

人人都有可能得頸動脈狹窄,因為頸動脈狹窄多是由于動脈硬化引起的,而且頸動脈狹窄會讓人們的血管容易破裂等,所以人們要及時治療頸動脈狹窄,頸動脈狹窄外科治療目的是預防腦卒中的發(fā)生,其次是預防和減緩TIA 的發(fā)作。那么,如何治療頸動脈狹窄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下頸動脈狹窄的手術治療。

頸動脈狹窄的手術治療

頸動脈狹窄外科治療目的是預防腦卒中的發(fā)生,其次是預防和減緩TIA 的發(fā)作。標準的手術方式為頸動脈內(nèi)膜切除術(carotidendarterectomy,CE)。頸動脈內(nèi)膜切除術于1954 年開始實施,最初的一些嘗試顯示效果不佳,隨著技術的不斷改進,其并發(fā)癥越來越少,到20 世紀80 年代中期美國每年約有10 萬人接受CE 手術。

20 世紀90 年代初,幾項大規(guī)模、多中心的臨床試驗相繼報道,對CE 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進行了客觀評價,其中的3 個最具影響力的試驗分別為ECST、NASCET 和無癥狀頸動脈粥樣硬化研究(Asymptomatic CarotidAtherosclerosis Study,ACAS)。ECST 和NASCET 的研究對象均為癥狀性重度頸動脈狹窄患者,兩個試驗的結(jié)論一致:

①CE 治療對有癥狀的頸動脈狹窄療效優(yōu)于內(nèi)科藥物療法,頸動脈狹窄度為70%~99%的行CE,患者明顯獲益。

②狹窄度為0%~29%的患者3 年內(nèi)發(fā)生卒中的可能性很小,CE 的危險性遠遠超過獲益,不宜行CE。

③狹窄度為30%~69%的患者初步認為不宜行CE,但有待進一步驗證。ACAS 對無癥狀頸動脈粥樣硬化患者隨機分組行CE 和藥物治療,結(jié)果表明,頸動脈狹窄程度≥60%的患者,兩組的累計卒中和死亡率分別為5.1%和11.0%,CE 的效果遠優(yōu)于藥物治療。一般認為無癥狀性頸動脈狹窄≥60%者可行CE,有的學者認為由于無癥狀患者腦血管事件發(fā)生率低,可待狹窄≥80%時再行手術。CE 的并發(fā)癥包括圍術期的腦卒中和死亡;還有腦神經(jīng)損傷、傷口血腫感染、術后高血壓、術后高灌注綜合征等;心肌梗死、低血壓的發(fā)生率很低。

綜上所述,以上內(nèi)容講述的是頸動脈狹窄的手術治療,可以讓人們更好的治療頸動脈狹窄,頸動脈狹窄的患者還要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

(責任編輯:陳立榮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