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糖尿病 > 糖尿病知識 > 糖尿病癥狀 > 正文

糖友更易得骨質疏松 防治需注意三點

2016-07-18 07:33:45      家庭醫(yī)生在線

提起糖尿病的危害,人們往往對糖尿病性腎病、眼底病變、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足病等耳熟能詳。其實,還有一種發(fā)生在骨骼系統(tǒng)的糖尿病慢性并發(fā)癥,危害性大,致殘、致死率高,是導致糖尿病患者軀體骨骼長期疼痛和功能障礙的主要原因。它就是不容小覷的糖尿病性骨質疏松癥。

糖友骨質量易下降

研究表明,糖友的骨質量比起正常人下降更快,主要有下面五個原因:

1、高血糖可導致機體鈣磷代謝的平衡失調。大量葡萄糖從尿中排出,滲透性利尿同時將鈣、磷、鎂排出體外,低鈣、低鎂狀態(tài)又刺激甲狀旁腺素分泌增多,使溶骨作用增強。

2、胰島素減少影響成骨細胞的功能。糖尿病使胰島素絕對或相對缺乏,使得成骨作用減弱。

3、糖尿病影響維生素D的活化。糖尿病引起腎功能損害時,腎組織中一種羥化酶的活性會明顯降低,使體內的維生素D不能充分活化,從而使腸道內鈣的吸收減少。

4、部分糖尿病患者并發(fā)性腺功能減退,雌激素的缺乏會促進和加重骨質疏松。

5、糖尿病如合并骨組織的營養(yǎng)血管和分布神經病變時,將會加重骨的營養(yǎng)障礙。因此,糖尿病患者就比普通人更容易患骨質疏松。

糖尿病和骨質疏松有何聯系?

那么,糖尿病和骨質疏松有什么聯系?糖尿病性骨質疏松癥和普通的骨質疏松癥有什么區(qū)別呢?

先說骨質疏松。我們的骨骼組織由兩部分組成:膠原等蛋白質形成的骨基質,和以鈣、磷化合物為主的骨鹽。骨鹽沉積在骨基質上構成骨骼。牢固堅硬的骨骼并非一成不變,而是一直保持著“骨形成”和“骨吸收”的動態(tài)平衡,從這個角度上可以說,我們的骨骼每天都是“新”的。

但是,這個平衡一旦被打破,就可能會出現各種類型的骨病。例如,當“骨形成”的速度跟不上“骨吸收”,骨骼中骨量減少、骨組織微結構破壞,就會引起骨質疏松癥,使得骨脆性和骨折風險大大增加。骨質疏松癥從病因上分為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兩大類,原發(fā)性骨質疏松往往是由于老年人骨形成能力降低、或者絕經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導致骨吸收增加所致。

防治糖尿病性骨質疏松癥注意三點

1、控制糖尿病:要在醫(yī)師的指導下使用降糖藥或胰島素,控制高血糖,最好將空腹血糖控制在130mg/dl(7.2mmol/L左右,尿糖控制在10g/24h以下,同時堅持控制飲食及適當的運動療法,積極治療并發(fā)癥。糖尿病病情控制后,骨質疏松及骨痛等可減輕或緩解。

2、補充鈣劑及維生素D制劑:目前鈣劑的種類較多,但應補充碳酸鈣、氟化鈣或枸櫞酸鈣等含鈣量較多的藥物,每日至少500~1000mg元素鈣;補充維生素D制劑,每日至少1000mg,或補充活性維生素D,以促進腸道對鈣、磷的吸收,促進骨形成。

3、對較嚴重的骨質疏松者,可使用降鈣素或雙磷酸鹽。藥物可抑制骨吸收,減輕骨痛;氯化鈉具有刺激成骨細胞活性作用,促進骨形成。

(責任編輯:潘瑋璐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