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糖尿病 > 糖尿病知識 > 糖尿病誤區(qū) > 正文

服用降糖藥有四大誤區(qū) 六方法減少降糖藥副作用

2015-01-05 09:54:30      家庭醫(yī)生在線

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用藥千萬要慎重。吃藥雖然簡單,但是怎么避開誤區(qū)吃,又怎么避開藥物的副作用,都要操心到了!

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藥注意事項:

1、按時按量用藥,定期監(jiān)測血糖;

2、單一用藥降糖效果不滿意時,應選擇聯(lián)合治療方案,可聯(lián)合另一種口服降糖藥或聯(lián)合胰島素治療;

3、聯(lián)合用藥不能隨意配伍,需遵醫(yī)囑;

4、老年患者和腎功能不全者需遵醫(yī)囑調整劑量;

5、1型糖尿病必須使用胰島素治療;

6、2型糖尿病單純服用口服藥治療不能良好控糖時,需加胰島素治療。

服用降糖藥避開誤區(qū):

誤區(qū)一:“世上凡藥三分毒”,血糖升高拒服藥

飲食治療是糖尿病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單純飲食控制只能使一部分病情較輕的患者達到血糖滿意控制,對于大部分患者來說僅僅為藥物治療提供了一個基礎。因此對那些單純飲食控制不能達到治療目標的糖尿病患者,必須加用適當?shù)乃幬镏委?。但用藥后同樣不能放松飲食控制,可以說飲食、運動和藥物是有機統(tǒng)一的,從而構成了糖尿病治療的“三駕馬車”。一般來說,治療劑量的降糖藥副作用輕微,服用是安全的。再說,如果血糖不能滿意控制,“高血糖毒性”對身體所造成的傷害遠遠超過降糖藥的副作用,這樣就得不償失了。

誤區(qū)二:藥物價格高,降糖必定好

目前市場上口服降糖藥物種類較多,其價格不一,不少糖尿病患者的頭腦中似乎都有這樣一個“共識”:價格越貴的藥物降糖效果越明顯,進口藥一定比國產(chǎn)的好。其實,這種看法是片面的,藥物的價格不能作為選擇用藥的依據(jù),應該根據(jù)每位患者自身不同的疾病狀態(tài)而定。

胰島素分泌不足與身體對胰島素抵抗是糖尿病發(fā)病的兩大環(huán)節(jié),因此口服降糖藥主要解決的就是這兩個問題。由于每個患者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因此,不同的患者需采用不同類型的降糖藥物。除要對藥物有一定的了解外,還要結合糖尿病的發(fā)病年齡、病程、身高、體重以及其他疾病的病史等因素綜合考慮,不能簡單地從價格上來選擇。否則不僅血糖控制得不理想,還有可能損害身體的其他器官。所以,您一定要在專科醫(yī)生的指導下選擇降糖藥物。

誤區(qū)三:藥物頻繁換,隨意聯(lián)合用

不少患者認為,服用一種降糖藥物血糖控制不好,就再加用一種,兩種若仍不能達標,就三種甚至四種口服降糖藥物一起服用,以達到一個“累加效應”。這種想法也是不全面的,不弄清楚藥物的具體種類及相互作用,就盲目地增加口服藥,有可能不但達不到增加藥效的作用,反而會使藥物的“副作用”得到累加。

目前,臨床上主張的藥物聯(lián)合應用原則一般是:同一類藥的不同藥物之間避免同時應用;不同類型的藥物可以兩種或三種聯(lián)用;胰島素可與任何一種口服降糖藥物同用。不同類型藥物的降糖機制不同,合用可起到藥效互補的作用,從而通過不同途徑發(fā)揮更大的降糖作用。例如磺脲類藥物主要促進胰島素分泌,而雙胍類藥物促進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增加胰島素敏感性,如此“雙管齊下”,可以達到較好的降糖效果。常用的口服降糖藥物搭配有:磺脲類+雙胍類、磺脲類+α-糖苷酶抑制劑、磺脲類+噻唑烷二酮類、雙胍類+α-糖苷酶抑制劑、雙胍類+噻唑烷二酮類。

此外,大多口服降糖藥的降血糖作用不是立竿見影的,尤其α-糖苷酶抑制劑、噻唑烷二酮類和雙胍類藥物,往往需要幾天或幾周才能較好發(fā)揮作用,所以用藥后常常要觀察一段時間。頻繁換藥,難以達到藥物的最大降糖效果。對已得到較好控制的患者,降糖藥更不要任意改動,否則會造成血糖波動,甚至可能加速口服降糖藥的失效。

誤區(qū)四:血糖控制好,馬上藥停掉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目前國內外醫(yī)學界對此病還沒有根治的方法,良好的血糖控制和維持,需要長期堅持綜合治療,包括飲食、運動和藥物。但許多患者往往看到自己的血糖達到正常后馬上就放松了飲食控制,甚至停藥?;謴脱钦J轻t(yī)生和患者共同追求的理想目標,血糖達標后一般應維持原有的治療。如果疑有低血糖反應,可在醫(yī)生指導下適當減少服藥劑量。但對老年患者,或者合并有明顯的心、腦、肝、腎并發(fā)癥的患者,血糖水平不宜控制得太低。每位患者都應向??漆t(yī)師咨詢,制定一個切合實際的血糖控制目標。

是藥三分毒,降糖藥也不例外。

糖尿病患者如何正確減少和避免降糖藥物的副作用呢?

1、有的糖尿病患者伴有肝腎功能不全,糖尿病急慢性并發(fā)癥或者處于妊娠期、哺乳期時,應嚴禁服用胰島素促泌劑和α糖苷酶抑制劑;同時也不能選擇雙胍類藥物;對于胰島素增敏劑,有上述情況的患者則需謹慎使用。對于已出現(xiàn)腎臟病變的患者,最好選擇通過膽道排泄的藥物。對于嚴重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應改用胰島素治療。

2、為減少和避免低血糖發(fā)生,患者除注意飲食外,盡量不要選擇強力、長效口服降糖藥,且用藥時應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增加。在各類降糖藥當中,只有胰島素促泌劑才會導致嚴重的低血糖。

3、在適宜的時間服藥非常重要。如雙胍類藥物最好在餐中或餐后服用,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胃腸道反應。α糖苷酶抑制劑需要同第一口飯一起嚼服,以達到藥物的最佳療效和避免不良反應。而胰島素促泌劑則最好是在餐前半小時服用。

4、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同時存在高血脂、脂肪肝,肝功能異常。對于此類特殊患者,在用藥期間應1~2個月檢查一次血象和肝腎功能。

5、盡量聯(lián)合用藥??梢栽诒WC療效的前提下,減少每一種藥物的使用劑量,從而減少藥物的不良反應。

6、循序漸進用藥。一般來說,胃腸道對藥物的適應和耐受需要一個過程,一定要從小劑量開始,經(jīng)過1~2周逐漸增加至治療劑量。

糖尿病是即可預防又可控制的疾病,一定要謹遵醫(yī)囑,合理用藥。

(責任編輯:張琴琴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