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糖尿病 > 糖尿病知識 > 糖尿病癥狀 > 正文

糖尿病并發(fā)癥要小心 3方法預防糖尿病

2014-05-03 07:57:26      家庭醫(yī)生在線

糖尿病并發(fā)癥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并發(fā)癥,是由糖尿病病變轉變而來,后果相當嚴重。足?。ㄗ悴繅木摇⒔刂?、腎病(腎功能衰竭、尿毒癥)、眼?。:磺?、失明)、腦?。X血管病變)、心臟病、皮膚病、性病等是糖尿病最常見的并發(fā)癥,是導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那糖尿病并發(fā)癥具體有哪些表現呢?趕緊和家庭醫(yī)生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發(fā)病原因

糖尿病的慢性并發(fā)癥,即糖尿為治療糖尿病的核心和重點,可悲的是由于傳統(tǒng)的糖尿病治療把重點放在血糖、血壓的改變上,因此糖尿病并發(fā)癥一直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稍作研究大家就可以發(fā)現糖尿病這些并發(fā)癥的病理原因,實際都是對應器官的血管粥樣硬化病變,只是腎、眼、足病是以微小血管為主,腦、心臟病是以中血管為主,但其病理基礎都是動脈粥樣硬化。而導致動脈硬化的直接原因不在于血糖的高低,而在于血脂的多少,尤其是高密度脂蛋白HDL(以下簡稱HDL)的多少和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Ox-LDL(以下簡稱Ox-LDL)狀況。

發(fā)病率

2010年,據美國糖尿病協(xié)會(ADA)統(tǒng)計數據顯示,3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出現并發(fā)癥的幾率在46%以上;5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出現并發(fā)癥的幾率在61%以上;1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出現并發(fā)癥的幾率高達98%。

糖尿病并發(fā)癥的臨床表現

病程較長、控制較差的糖尿病人常伴有各種并發(fā)癥或伴隨癥。多種感染顯然屬并發(fā)癥;酮癥酸中毒等可能為本病惡化的嚴重表現;微血管病變基礎上所致的病理如腎臟病變、眼底病變、神經病變等為糖尿病重要的慢性并發(fā)癥,但大血管病變如動脈粥樣硬化及其心、腦、腎等的病變和高血壓等與糖尿病關系雖密切,也可見于非糖尿病者,則是否為并發(fā)癥,尚需具體分析。

(一)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及昏迷

(二)糖尿病非酮癥性高滲性昏迷

(三)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

(四)感染

常見的有下列幾組:

1、皮膚感染 如體癬、指甲癬、足癬及癤癰等化膿性感染很常見,有時可釀成敗血癥。

2、結核 特別是肺結核,一旦得病,擴展迅速,蔓延廣泛,病灶多系滲出性二酪樣肺炎,易成空洞,發(fā)病率比常人高3~5倍。隨肺結核等控制情況而波動。

3、泌尿系感染 其中以腎盂腎炎、膀胱炎為多見,有時伴真菌性陰道炎,感染不易控制,須與嚴格控制糖尿病同時進行,方可獲得較好療效。國內壞死性腎乳頭炎少見。

4、膽囊、膽管炎、膽石癥、牙周炎、牙齦溢膿及鼻竇炎等。

(五)心血管病變 

為本病患者最嚴重而突出的問題,約占糖尿病人死亡原因的70%以上。基本病理為動脈硬化及微血管病變。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病率遠比常人為高,發(fā)生較早,進展較速而病情較重。國內糖尿病病人有心血管病變者較國外報道為低,特別是心肌梗塞、心絞痛及四肢壞疽。此組疾病的發(fā)病機理與熤的關系至今尚未闡明,脂類、粘多糖等代謝紊亂,特別是甘油三酯、膽固醇等血濃度增高、HDL2、Ch等降低,常比無此組病變的糖尿病患者或非糖尿病而有此類病變者為重,提示糖尿病中脂代謝等紊亂為動脈硬化發(fā)病機理中的重要因素。除冠心病外近年來已注意到糖尿病性心肌病。

(六)腎臟病變

廣義的糖尿病中腎臟病變可包括:

1、糖尿病中所特有者

⑴糖尿病性腎小球硬化癥 ①結節(jié)性,②彌漫性,③滲出性。

⑵糖尿病性腎小管腎病。

2、糖尿病中腎動脈硬化癥(非糖尿病人所特有者)。

3、腎臟感染 (非糖尿病人所特有者)。

⑴腎盂腎炎:①急性,②慢性。

⑵壞死性乳頭炎。

預防糖尿病的方法

1、減肥

雖然很多人要減肥,但是減肥的過程還是比較痛苦的,要對飲食上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建議朋友們一定要堅持,才能有效的預防此病的發(fā)生。

2、合理飲食

熱量過度攝入、營養(yǎng)過剩、肥胖、缺少運動是發(fā)病的重要原因。熱量攝入適當,低鹽、低糖、低脂、高纖維、維生素充足,是最佳的飲食配伍。

3、保護眼睛

大家可能還不了解如果對眼睛出現一些疾病的話也會導致此病的產生,想要預防糖尿病就要注意盡量的避免佩戴隱形眼鏡,建議佩戴有形眼鏡,因為戴隱形眼鏡會加重干眼癥狀,也會影響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并發(fā)感染或出現糖尿病性眼部的危險性。

(責任編輯:付子顏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