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男科 > 男科疾病 > 包皮 > 正文

包皮環(huán)切術的適應癥

2016-12-19 16:12:02      

嬰幼兒期的先天性包莖,可將包皮反復試行上翻,以便擴大包皮口。手法要輕柔,不可過分急于把包皮退縮上去。當陰莖頭露出后,清潔包皮垢,涂抗生素藥膏或液狀石蠟使其潤滑,然后將包皮復原,否則會造成嵌頓包莖。

大部分小兒經此種方法治療,隨年齡增長均可治愈,只有少數需做包皮環(huán)切術。后天性包莖患者由于其包皮口呈纖維狹窄環(huán),需行包皮環(huán)切術。

包皮環(huán)切術的適應癥為:①包皮口有纖維性狹窄環(huán);②反復發(fā)作陰莖頭包皮炎;③5歲以后包皮口狹窄,包皮不能退縮而顯露陰莖頭。對于陰莖頭包皮炎患兒,在急性期應用抗生素控制炎癥,局部每天用溫水或4%硼酸水浸泡數次。

待炎癥消退后,先試行手法分離包皮,局部清潔治療,無效時考慮做包皮環(huán)切術。炎癥難以控制時,應做包皮背側切開以利引流。

嵌頓包莖治療的目的是將嵌頓的包皮恢復原位。早期嵌頓的包皮水腫較輕,可先應用手法使包皮復原。方法:局部消毒后用粗針頭多處穿刺包皮,擠出水腫液,在冠狀溝涂液狀石蠟,用兩手的中、食指夾住陰莖體包皮,兩個拇指擠壓陰莖頭,將陰莖頭推入包皮囊內,使之復位。

若手法復位失敗,則應做包皮狹窄環(huán)切開術。嵌頓包莖手術復位時,如情況允許應盡可能做包皮環(huán)切術。否則,待局部炎癥、水腫消退后,再擇期做包皮環(huán)切術。


(責任編輯:家醫(yī)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