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口腔科 > 口腔疾病 > 牙周炎 > 正文

牙齦炎是由什么引起的?

2014-01-09 06:19:13      家庭醫(yī)生在線

牙齦是覆蓋在牙頸部及牙槽骨上的粉紅色黏膜組織,正常人牙齦堅韌而有彈性,與牙頸部緊密相連,牙齦的邊緣與牙齒間的空隙形成淺溝狀稱為齦溝(正常深度不超過2毫米)。兩牙之間突起的牙齲稱為齲乳頭。牙齦發(fā)紅、腫脹、出血、疼痛等表現(xiàn)叫牙齦炎。

許多口腔衛(wèi)生不良的人都有牙齦炎,有的人沒有良好的刷牙習慣或刷牙方法不正確,造成牙垢和牙結石的堆積,加上細菌的作用就可形成牙齦炎。

再者,不合適的假牙及牙頸部齦洞補牙后沒有修整、磨光也可刺激牙齦邊緣而造成牙齦炎。

另外牙齒排列不整齊、兩牙鄰接面齦壞等原因可導致食物嵌塞,刺激牙乳頭引起牙齦乳頭炎。

也有的人不喜歡吃水果和蔬菜,導致維生素C齦乏,加上牙垢刺激,易引起牙齲出血、發(fā)炎。懷孕期婦女多有內(nèi)分泌功能紊亂,口腔衛(wèi)生欠佳也可出現(xiàn)牙齦炎。

治療方法

平日要注意口腔衛(wèi)生,養(yǎng)成飯后漱口與刷牙的良好習慣,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可以有效地預防牙齦炎的發(fā)生。

(1)抗生素:全身疾病引起者,應以治療全身疾病為主。急性炎癥期可選用螺旋霉素0.2克,每日3~4次,甲硝唑0.4克,每日3次:先鋒5號0.25克,每日3~4次:青霉素80萬單位肌注,每日2次。

(2)清除附著在牙體表面的菌斑、牙石,使牙面光滑減少刺激,矯治食物嵌塞。

(3)適當使用維生素c、維生素A及D,以提高肌體抵抗力和修復能力,有助于牙周組織的修復。

(4)積極治療各種慢性病。

(5)局部用藥:可在清除牙垢、菌斑和食物殘渣后應用。用3%的過氧化氫溶液或生理鹽水沖洗后涂敷l%碘甘油,亦可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或復方硼砂溶液漱口,還可選擇性使用含漱藥物,如口泰含漱液、雅士潔口凈等。

(責任編輯:陸偉祥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