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肛腸 > 肛腸疾病 > 痔瘡 > 正文

驚!坐著排便易致痔瘡

2016-05-11 08:40:16      家庭醫(yī)生在線

痔瘡是一種位于肛門部位的常見疾病,任何年齡都可發(fā)病,但隨著年齡增長,發(fā)病率逐漸增高。在我國,痔是最常見的肛腸疾病,素有“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的說法。痔瘡的發(fā)生與飲食因素和不良生活習慣有關。有人喜歡飲酒、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結果上頭舒服,下頭遭殃。若排便久蹲、邊排便邊看書,或久站耗傷氣血,如教師等久站的職業(yè)也易患痔瘡;久坐積壓肛門,導致局部血液循環(huán)受阻可引起血栓性外痔。痔瘡還可能遺傳,父母如患痔瘡,下一代也很可能患此病。

驚!坐著排便易致痔瘡

據國外媒體報道,目前,德國微生物學家朱莉婭-恩德斯建議稱,當前人們排便的姿式都不對,不應該是坐姿,而應采取蹲姿。西方國家多數(shù)居民都采取坐姿排便,這樣會帶來許多消化系統(tǒng)健康問題。胃腸道是“大腦最重要的顧問”,影響所有健康問題,例如:精神病、消化道健康等。但是人們通常忽略胃腸道健康的重要性,尤其是多數(shù)人采取錯誤的排便方式。朱莉婭指出,坐姿是錯誤的,它將延長排便時間。據悉,朱莉婭是一位微生物醫(yī)學博士。

這項最新研究將解釋為什么西方國家痔瘡和憩室炎等疼痛腸道疾病發(fā)病率遠大于亞洲人。全球12億居民習慣蹲姿排便,他們很少患有憩室炎和痔瘡。西方國家居民坐姿排便,是擠壓內臟組織,直至糞便排至體外,相比之下,蹲姿排便是正確的方法。當人們坐姿或者站姿排便時,結腸末端周圍的肌肉處于彎曲狀態(tài)。而我們處于蹲姿排便,腸道排便角度是直的,很少產生壓力,因此蹲姿是人類最自然的排便姿式。

19世紀中期以前人們都采取蹲姿排便,伴隨著蹲姿排便習慣的改變,腸道和消化系統(tǒng)疾病發(fā)病率驟升。美國醫(yī)生約瑟夫-梅卡羅指出,嬰兒會本能地采取蹲姿排便。

那么,生活中該如何有效預防痔瘡

1、注意飲食調節(jié)

預防痔瘡首先要從避免健康風險做起,如飲食盡量清淡,多添加粗糧和雜糧,多吃水果和纖維豐富的蔬菜,保持良好的通便。工作或玩樂時不要一直保持一個體位等,都可以起到預防作用。

2、進行足夠運動

生命在于運動,多運動是可以預防很多疾病的,對于痔瘡疾病的預防,市民們可以有針對性地做一些運動,如打太極、散步、練瑜伽、提肛運動等,都會使胃腸部活動加強,腹肌、膈肌、肛提肌得到鍛煉,提高了排便動力,起到了預防便秘的效果。

3、適當攝取營養(yǎng)

平時補充營養(yǎng)時要適當,不可過度,尤其是高脂、高蛋白的肉類食物不可一次攝入過多,糞便難以排除會加重直腸負擔,使大便秘結,出現(xiàn)排便困難,腹壓增高,會使肛門直腸的血管充血擴張,誘發(fā)痔瘡。

4、保持精神健康

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過度緊張、憂慮、惆悵都會引起食欲低下、消化功能下降,引發(fā)排便周期增長、便秘等狀況,痔瘡疾病也會隨著到了。

(責任編輯:鄧瑩瑩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