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骨科頻道 > 骨科疾病 > 骨髓炎 > 正文

脊髓炎的危害有哪些?患脊髓炎后多久能走路?

2020-06-18 15:31:38      

脊髓炎是一種骨組織的感染,多由軟組織感染所導致。所謂的脊髓炎是指在各種病原體的作用下,脊髓神經(jīng)受到了損害,引起炎癥的一個過程。臨床上以橫斷性脊髓炎最為常見,大多數(shù)脊髓炎的病變部位以胸段為主,其次為頸段、腰段和骶段病變。脊髓炎是一種不常見也不少見的疾病,那么脊髓炎對人體有哪些危害呢?患脊髓炎后,患者多久才能夠走路呢?接下來就有請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主任醫(yī)師張玉生為我們解答這些問題。

脊髓炎的危害有哪些?

脊髓炎有幾個危害:1、有些病人會有不同程度的肢體癱瘓。如雙下肢癱瘓甚至嚴重的四肢癱瘓;2、病人出現(xiàn)肢體麻木、疼痛的感覺障礙表現(xiàn),有些是大小便功能障礙;3、有些病人長期臥床,易合并褥瘡、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情況;4、脊髓炎的患者如果不能恢復,部分患者也可以出現(xiàn)心理障礙。

急性脊髓炎多久能走路?

急性脊髓炎患者要經(jīng)過多長時間才能走路,主要是根據(jù)患者病變的輕重,尤其是病因的情況進行判斷。輕度的脊髓炎患者可能三五天以后就可以下床行走,重一些的患者可能是三到六個月以后才可能慢慢地走路,逐漸恢復起來。特別嚴重的患者可能有后遺癥,終生臥床不能下地走路。

從上面的介紹中,我們可以看到脊髓炎是會導致患者終身癱瘓的,那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預防脊髓炎的發(fā)生呢?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不可過度疲勞。這主要是因為勞累會降低人體的抵抗力,人體免疫力功能低下,此時細菌病毒等皆可趁虛而入。另外還要注意不要濫用或長期使用激素類化學藥物,這類藥物使用不當會加速骨質(zhì)的硬化,骨髓腔硬化及阻塞,加大脊髓炎的發(fā)病概率。

本文指導醫(yī)生:
張玉生
擅長疾病:
腦血管病、頭痛、頭暈、脊髓疾病、周圍神經(jīng)疾病,以及神經(jīng)免疫性疾病等的診斷、治療和預防。 [詳細]

(責任編輯:黃敏璇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