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肝病頻道 > 肝病知識 > 肝病癥狀 > 正文

皮膚這樣是肝病的信號 眼眶周圍發(fā)黑要小心了

2017-08-04 07:21:03      家庭醫(yī)生在線

肝病大多沒有典型的特異性癥狀,但常會在皮膚方面表現出一些病理特征,如果多加注意有助于及時發(fā)現疾病,對病情的及早診斷治療很有幫助。具體表現為以下幾種現象:

1、黃疸

多見于急性黃疸型肝炎和重癥肝炎患者。此類患者由于肝細胞嚴重受損,使肝臟攝取、結合和排泄膽紅素的能力減低,便會導致大量膽紅素滯留于血液中。

當患者血液中的膽紅素濃度超過2毫克/分升時,在其身上即可出現肉眼可見的黃疸。此外,有些肝病患者由于肝臟發(fā)生病變、肝細胞腫脹、匯管區(qū)炎性細胞出現浸潤和水腫,使患者體內的膽汁排泄受阻,加之膽管上皮通透性增加、形成了血栓,便會產生黃疸。早期或輕微的肝病患者可見其鞏膜及軟腭部位的黏膜發(fā)黃,較明顯的肝病患者可見皮膚發(fā)黃,并伴有瘙癢。

2、肝病面容

多見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此類患者由于腎上腺皮質機能受累,多表現為皮膚干枯、面色灰暗黝黑,部分患者的面部及其它暴露部位的皮膚也可出現色素沉著,尤其是眼眶周圍的色素沉著更為明顯。

3、腹壁靜脈怒張

多見于肝硬化患者。它是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的一個重要體征。正常人腹壁靜脈一般都看不到,或者只隱約可見。由于門靜脈無瓣膜,一旦患者肝臟內的血液回流受阻,門靜脈的各交通支將會顯著擴張,發(fā)生淤血而曲張,可出現以臍為中心放射狀向四周延伸,嚴重時可伴有腹壁水腫,出現皮膚緊繃感。

4、蜘蛛痣

多見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是皮膚小動脈末端分支擴張所形成的血管痣,常見于顏面、頸部、前胸、手背和肩部等處。呈鮮紅色,大小不一,可由針頭大小至數厘米大小不等。所有的蜘蛛痣上都有一個中心點,在中心點的周圍可見輻射狀的細小血管擴張、扭曲。當用指尖或火柴桿壓迫蜘蛛痣的中心點(中央小動脈干部)時,其輻射狀的細小血管即褪色,去除壓迫后又會恢復原狀,通過這一點可與其他血管痣相鑒別。據資料介紹,男性體表有蜘蛛痣者,85%的人可有不同程度的肝臟組織病變,其中約30%為肝硬化。

5、肝掌

多見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此類患者的手掌兩側邊緣(大、小魚際處)及手指末端呈斑狀發(fā)紅樣改變,但加壓后即可褪色。這多是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的特異性表現,故醫(yī)學上稱其為肝掌。它是慢性肝病的又一重要體征。當肝病患者的肝功能受到損害時,其體內的雌激素就不能被肝臟滅活而積蓄體內。由于雌激素有擴張小動脈的作用,所以患者的手掌和胸前小血管便會因擴張而出現肝掌和蜘蛛痣。


(責任編輯:歐家福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