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y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chuàng)腔鏡診治....[詳情]
中醫(yī)痛經辨證分五種證型:氣滯血瘀、寒濕凝滯、濕熱瘀阻、氣血虛弱、肝腎虧損。下面為大家介紹中醫(yī)對痛經的辨證施治。
1。氣滯血瘀
主證:每于經前一、二日或經期小腹脹痛、拒按,經血量少,或排出不暢,經色紫暗有塊,血塊排出則疼痛減輕,胸脅乳房作脹,舌質紫暗,舌邊或有瘀點,脈沉弦。
分析:沖住氣血郁滯,氣血運行欠暢通,故經前或經期少腹脹痛、拒按,經量少或排出不暢;經血瘀滯,故色暗有塊;塊下瘀滯稍通,故疼痛暫減;瘀滯隨經血而外泄,故經后疼痛自消。但若郁滯之因未除,則下次經期腹痛復發(fā)。舌質紫暗,脈沉弦,均為氣滯血瘀之象。
2。寒凝胞中
⑴陽虛內寒
主證:經期或經后小腹冷痛、喜按,得熱痛減,經量少,色暗淡,腰腿酸軟,小便清長,苔白潤,脈沉。
分析:腎陽虛弱,沖任、胞宮先煦,虛寒滯血,故經期或經后小腹冷痛,經少色暗淡;寒得熱化,故得熱痛減;非實寒凝血,故喜按。余癥均為腎陽不足之象。
⑵寒濕凝滯
主證:經前或經期小腹冷痛,得熱痛減,按之痛甚,經量少,色暗黑有塊,惡心嘔吐,畏寒,便溏,苔白膩,脈沉緊。
分析:寒濕之邪傷及下焦,客于胞中,血被寒凝,行而不暢,因而作痛,經血色暗黑而有塊;寒濕中阻,陽氣被遏,水濕不運,則畏寒便溏,惡心嘔吐。余癥均為寒濕阻滯所致。
3。濕熱下注
主證:經前、經期少腹脹痛,經量多,色紅,質稠或有塊,平日帶下色黃或有穢臭,舌紅苔黃膩,脈弦數。
分析:外感或內蘊濕熱,流注沖任,阻滯氣血,經行不暢,故經來腹痛;熱擾沖任,則量多色紅有塊;熱灼津液,則經水質稠;濕熱下注,傷及任帶,則平日帶下色黃或有穢臭。舌脈均為濕熱內盛之象。
4。氣血虛弱
主證:經期或經凈后,小腹隱痛、喜揉按,月經色淡量少,質稀,伴神疲乏力,面色蒼白,舌淡苔薄,脈虛細。
分析:體虛氣血不足,經行后血??仗?,胞脈失養(yǎng),或體虛陽氣不振,運血無力,故見經期或經凈后小腹隱痛,喜揉按;氣虛陽氣不充,血虛精血不榮,故經血色淡量少,質稀。余癥亦為血虛氣弱之象。
5。肝腎虧虛
主證,經凈后小腹隱痛、腰酸,經血量少而質薄,經色暗淡,或有頭暈耳鳴,小腹空墜不溫,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
分析:肝腎虧虛,沖任俱虛,精血不足,行經之后,血海更虛,胞脈失養(yǎng),故經凈后小腹隱痛;精虧血少,陰損及陽,經量少而色淡質薄,小腹空墜不溫;腎虛精虧,清竅失養(yǎng),故頭暈耳鳴;腰為腎之府,腎虛則腰酸。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廣醫(yī)三院3.8婦女節(jié)特別策劃|聽“她”說:我是女性,更是醫(yī)者
女性如何輕松調理“宮寒”癥狀?著名婦科主任對此作出了回應
宮頸癌患者懷孕生育要注意什么?
體檢發(fā)現(xiàn)乳房結節(jié)怎么辦?
中醫(yī)痛經辨證分五種證型:氣滯血瘀、寒濕凝滯、濕熱瘀阻、氣血虛弱、肝腎虧損。詳細>>
對有痛經困擾的女性朋友來說,“那個”痛是每月?lián)]之不去的夢魘。而治療痛經,也需要根據痛經的類型辨證施治。詳細>>
主證:經間期出血,量少或稍多,色紅無血塊,頭昏腰酸,夜寐不熟,便艱溲黃,錦絲狀帶下較少,舌質偏紅,脈細數。詳細>>
女人月潮受阻,不能按照常規(guī)排泄于是就引發(fā)了痛經。月潮會受阻是因為腹腔壓力過大。腹腔壓力過大乃是由于便秘所致。那么中醫(yī)辨證痛經怎么樣? 痛……詳細>>
很多女性在生理期間,出現(xiàn)痛經需要中醫(yī)的治療方法,這些很常見的問題。對于有痛經的問題。中醫(yī)認為,女性在生理期要想徹底解決痛經的難題還是需要……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