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血液科 > 正文

溶血性貧血的9個治療方法

2014-02-15 14:31:05      家庭醫(yī)生在線

  溶血性貧血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它對日常生活會造成很大影響。臨床上治療溶血性貧血的方法有很多,患者要根據病情的需要來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那么溶血性貧血治療方法到底有哪些呢?

  1、腎上腺皮質激素

  對免疫性溶血性疾病有效;對PNH頻發(fā)型可減輕溶血發(fā)作;對其他型溶血性疾病常無效,應避免濫用。

  2、脾切除

  近10多年來,因脾切除可導致繼發(fā)性免疫缺陷病,有些醫(yī)院對脾切除持保守態(tài)度;但只要正確掌握適應證,采取預防性措施,使致死性感染發(fā)生率下降,脾切除對下述溶血病還是有效可行的:

  (1)經體表放射性測定探明紅細胞主要在脾臟破壞者;

  (2)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

  (3)需較大劑量腎上腺皮質激素維持或藥物治療無效的AIHA;

  (4)有中及重度貧血的遺傳性橢圓形紅細胞增多癥及遺傳性口形紅細胞增多癥;⑤某些類型的地中海貧血。

  3、雄性激素

  能刺激骨髓紅系造血,但有一定限度。

  4、免疫抑制劑

  如環(huán)磷酰胺、硫唑嘌呤,只對少數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或個別PNH有效。近年來還有人試用抗淋巴細胞球蛋白、環(huán)孢素A等。還有時在AIHA應用大劑量靜脈人血丙種球蛋白輸注。

  5、輸血

  可改善貧血癥狀,但在某些溶血情況下也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如在AIHA及PNH輸血易發(fā)生溶血反應。大量輸血還可抑制骨髓自身的造血機能,所以應盡量少輸血。有輸血必要者,最好只輸紅細胞或用生理鹽水洗滌三次后的紅細胞。一般情況下,若能控制溶血,可借自身造血機能糾正貧血。

  6、血漿置換

  可用于嚴重或頑固的AIHA等。

  7、適當補充葉酸及鐵劑

  溶血性疾病患者骨髓造血代償性加速,對造血原料的需求量增加,需適當補充葉酸。溶血重者補充葉酸,每日15mg即可。若長期有血紅蛋白尿而缺鐵者則應補充鐵劑,但對PNH患者需慎用,因補鐵可誘發(fā)急性溶血。

  8、中西醫(yī)結合治療

  9、治療溶血的并發(fā)癥

  溶血嚴重時會出現休克,所以一定要引起注意,保持水電解質平衡,防止腎功能衰竭。心衰等。應早期預防,早期發(fā)現和早期處理。

  溶血性貧血的分類

  一、紅細胞外在缺陷所致的溶血性貧血

  外部的缺陷,通常是獲得性的,紅細胞可受到化學的、機械的或物理因素、生物及免疫學因素的損傷而發(fā)生溶血。溶血可在血管內,也可在血管外。

  二、紅細胞內在缺陷所致的溶血性貧血

  除少數外,內在缺陷是遺傳性的。用Asby/技術,正常的紅細胞輸給病人,紅細胞生存期正常,而病人的紅細胞輸給正常人,其紅細胞生存期縮短。內在缺陷,溶血部位常在血管外。

(責任編輯:吳敏 )

科大夫掛號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