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腫瘤 > 腫瘤疾病 > 其他腫瘤 > 正文

血管瘤的病理改變

2017-05-19 17:10:04      

血管瘤是初生嬰兒常見的一種先天性血管良性腫瘤。對于血管瘤的形成具體有:

血管瘤的病因學

血管瘤是怎么形成,還沒有明確的答案。大致的發(fā)病機制血管瘤的增生有2種學說,一種是雌激素學說,即雌激素擴張微血管作用及通過特異性受體刺激血管瘤細胞分裂和增殖,因而促進了血管瘤的增長。另一種是肥大細胞學說,因為它能釋放或分泌多種生物活性物質,直接刺激內皮細胞增生。

血管瘤病理改變

草莓狀血管瘤和毛細血管海綿狀混合瘤在光鏡和電鏡下的結構大致相同??梢姶罅棵氀?、微靜脈和小靜脈形成的血管叢,內皮細胞增生活躍。電鏡下,內皮細胞呈扁平狀或橢圓形,內皮細胞外圍有連續(xù)的多層化基膜,在生長期和靜止期內,肥大細胞數(shù)目甚多。

葡萄酒色斑、橙紅色斑與海綿狀血管瘤和蔓狀血管瘤的光鏡下結構差異較大,但內皮細胞的超微結構基本相同。三者的內皮細胞均呈扁平狀、體積小、胞質內細胞器不發(fā)達,僅見少量線粒體、內質網(wǎng)等,甚至缺如。

注意:血管瘤可隨時間而長大,極少能夠自行消失,因此最好的方法還是及早治療,避免延誤而增加治療困難,帶來一生遺憾。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