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腫瘤 > 腫瘤知識 > 腫瘤誤區(qū) > 正文

隔夜菜真的會致癌?那些致癌食物你輕信了嗎

2015-04-14 13:46:27      家庭醫(yī)生在線

如今信息的傳播速度實在很快,十年前我們還從書籍和電視節(jié)目中獲取知識,現(xiàn)在每天都能從微博、微信朋友圈中獲得大量的信息,而這些信息很難保證是否具有真實性和準確性。大家對和生活相關的知識比較感興趣,特別是癌癥發(fā)病率飆升的今天,很多和抗癌有關的信息十分具有迷惑性,比如綠茶抗癌、咖啡致癌;新鮮蔬菜抗癌、隔夜菜致癌;堿性食物抗癌、酸性食物致癌等等。這些知識大多描述的十分有條理,如果不仔細考證很容易信以為真,現(xiàn)在我們就來揭開這些抗癌謠言的真面目。

隔夜菜會致癌嗎?

大家都知道多吃新鮮蔬菜對身體有好處,同時也有很多人堅信隔夜存放后的菜肴就由美味變成“毒藥”,是堅決吃不得的。傳言中的隔夜菜不能吃是指放置時間較長的蔬菜產(chǎn)生有致癌作用的亞硝酸鹽,加熱也無法去除,因此呼吁大家不要吃隔夜菜。真的有這么絕對嗎?

我國標準對鮮蔬菜中亞硝酸鹽的限量是不超過4mg/kg。經(jīng)測定,如果烹調(diào)后不翻動,放入4度冰箱冷藏,菠菜等綠葉菜24小時之后亞硝酸鹽含量約從3mg/kg升到7mg/kg。如果有翻動,會導致細菌擴散,剩菜中的亞硝酸鹽含量會略高一些,但仍然很低。目前,我國標準規(guī)定加工肉制品如火腿腸中亞硝酸鹽的含量不得超過30-70mg/kg,醬腌菜中的亞硝酸鹽的含量不得超過20mg/kg,但對家庭剩蔬菜并沒有限量規(guī)定。也就是說,火腿腸和醬菜中的亞硝酸鹽遠遠高于隔夜菜的亞硝酸鹽,也就是說隔夜菜不是不能吃?;鹜群歪u菜中因為有一定含量的亞硝酸鹽,我們也經(jīng)常接收這些食品不宜多吃的信息,這是正確的。但隔夜菜的致癌風險是遠小于火腿和醬菜的,因此不必過度擔憂。

隔夜菜雖然并不是不能吃,但是也有一些方法可以更大程度的保證隔夜菜的安全性。飯盒需洗凈沸水燙過,飯菜放入飯盒前需充分加熱,食物裝入飯盒后馬上蓋嚴飯盒蓋然后放進冰箱冷藏。容易滋生細菌的涼拌菜盡量少放置過夜,土豆、豆角、茄子、胡蘿卜、冬瓜、番茄、蘑菇、蘿卜、海帶、木耳等蔬菜是比較適合反復加熱的。綠葉蔬菜最好還是趁新鮮一次吃光。

酸性體質(zhì)和酸性食物導致癌癥?

有一種傳言認為癌癥不能在弱堿性的人體中形成,只能在酸性身體中形成。甚至不管是容易疲勞、臉上長痘、頭疼腦熱、失眠多夢,還是高血壓、糖尿病、甚至是癌癥,都和人的體液偏酸有關,只有身體呈弱堿性才是健康的。這些傳言還把食物分為酸性和堿性,認為多吃酸性的食物不利于抗癌,而多吃堿性的食物則可以維持體液的弱堿性,有利于抵抗癌癥等疾病。

首先我們必須知道,人體有著精巧復雜的設計,從消化系統(tǒng)到排泄系統(tǒng),再到呼吸系統(tǒng)都精密地控制著酸堿平衡,如果體液真的能呈現(xiàn)出正常PH值之外的酸堿范圍,就不是亞健康這么簡單了。人體在正常生理狀態(tài)下,血液的pH值精確保持在7.35~7.45之間,為弱堿性。如果血液的酸堿值低于7.35或高于7.45,就可能是酸中毒或堿中毒,根本不可能維持正常的人體活動,酸中毒和堿中毒都是必須接受專業(yè)治療的嚴重疾病。而短期內(nèi)的幾頓食物不可能改變正常人血液的酸堿度。若長期的、大量的、單一的攝入酸性食物,會造成腎臟長期高強度工作后負擔過大,調(diào)節(jié)酸堿能力下降。并且目前的研究不認為體液偏酸與癌癥發(fā)生相關。

甜食會導致癌癥?

有傳言認為甜食會給癌細胞營養(yǎng),因此癌癥患者不應該吃甜食。其實這種說法是非常片面的。糖類又被稱為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氫和氧三種元素構成的化合物。我們身體中的細胞需要這些碳水化合物的營養(yǎng),癌細胞也是一樣。甜食中含的糖和其他食物中的糖沒有什么區(qū)別,并非口味是甜得就含有更多的糖,也并非不甜的食物就不含糖。另外我們平時食用的很多碳水化合物經(jīng)過消化都會轉(zhuǎn)變?yōu)槠咸烟恰⒐腔蛘咂渌》肿犹?,以供給那些需要能量的組織。因此并不能片面的說糖會供給癌細胞營養(yǎng)就不吃糖了,我們身體的正常細胞也需要糖,但是過多的糖類會增加肥胖的風險,這有可能會導致心腦血管等其他疾病的發(fā)生。也就是說,甜食導致癌癥這種說法并不成立,但我們確實應該控制日常的糖攝入量。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