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兒科 > 兒科疾病 > 腹瀉 > 正文

寶寶腹瀉莫忽視 這四種癥狀出現(xiàn)及時送醫(yī)

2016-07-29 07:53:25      家庭醫(yī)生在線

小兒腹瀉病是由多種病原及多種病因而引起的一種疾病。患兒大多數(shù)是2歲以下的寶寶,6—11月的嬰兒尤為高發(fā)。那么寶寶腹瀉的時候,家長要當心哪些?

警惕體溫升高

嬰幼兒腹瀉的體溫反應主要是發(fā)燒,且大多是中度發(fā)燒(38.5℃左右)。這常見于由大腸桿菌、空腸彎曲菌、痢疾桿菌、沙門氏菌、輪狀病毒、腸道病毒等引起的腹瀉。發(fā)燒可能早于腹瀉或在腹瀉初起。同時,患兒還有不愛玩、不愿吃東西、磨人、哭鬧等表現(xiàn)。有些病原體引起的腹瀉不發(fā)燒,甚至還略低于正常體溫。需要警惕的是,腹瀉時或早于腹瀉出現(xiàn)的高燒(39℃以上),這是細菌毒素中毒的癥狀表現(xiàn),要及時就診。

警惕精神萎靡

一般輕癥腹瀉的患兒,是不會出現(xiàn)精神萎靡、嗜睡、抽搐、驚厥、抽風、昏迷等癥狀的,一旦出現(xiàn)這其中的某些癥狀,尤其是早于腹瀉或腹瀉初起的癥狀,應及時就醫(yī)。

警惕血水樣便

患兒腹瀉一般常見的是稀便、水樣便、蛋花樣便、黃綠色便或便中有少量黏液。每天患兒腹瀉5次左右。孩子腹瀉時,如果便中帶有血絲或出現(xiàn)血水樣便、膿樣便,每次便量較少,卻坐在便盆不愿起來,就有可能是痢疾,或是空腸彎曲性腹瀉或是腸出血性大腸桿菌腹瀉,應立即就醫(yī)。

警惕脫水

如果孩子腹瀉次數(shù)多,排便量大,失水多,就可能出現(xiàn)脫水癥狀,此時應及時輸液,防止患兒酸中毒。

我們在對患兒的護理過程中嚴格遵守護理要點,下面就來看看小兒腹瀉應該怎樣護理吧!

1、調(diào)整飲食是治療小兒腹瀉的主要措施之一,母乳喂養(yǎng)患兒,母親應盡量少吃油膩食物,多飲水,以稀釋奶液,縮短每次哺乳時間,以減輕胃腸負擔。人工喂養(yǎng)患兒,暫停喂牛奶,可改喂脫脂奶、酸奶或米湯。吐瀉嚴重者禁食6~8h,禁食期間由靜脈補液,恢復飲食時應逐漸恢復,并詳細記錄出入量。

2、記錄患兒大便、小便和嘔吐的次數(shù)、量和性質(zhì)每次大便后清洗臀部,防止發(fā)生尿布皮炎。

3、注意保暖,腹瀉患兒往往易脫水,加之飲食控制,易畏寒,若出現(xiàn)四肢冰冷,體溫不升,可用熱水袋保暖,但應注意防止燙傷。

4、做好床邊隔離,護理患兒前后均要認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

5、注意口腔衛(wèi)生,腹瀉患兒有時由于使用較長時間的抗生素,可使口腔霉菌生長而發(fā)生鵝口瘡,因此要多喂開水清潔口腔,有嘔吐時,可用棉花醮溫開水輕擦口腔,已發(fā)生鵝口瘡可在患處涂以1%龍膽紫藥水。

6、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注意脫水是否改善,注意一般狀況、神志、精神、面色、肢體溫度以及脈搏、呼吸等生命體征的變化。

(責任編輯:黃嘉露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