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兒科 > 懷孕 > 孕期 > 正文

孕期如何科學補血?需避免6個誤區(qū)

2013-12-16 10:01:40      家庭醫(yī)生在線

孕婦因擔負兩個人的營養(yǎng),對血液需求量增大,特別是在懷孕中后期,因胎兒成長速度過快,孕婦容易出現(xiàn)貧血。若準媽媽貧血,可能造成貧血性心臟病、妊娠高血壓等疾病,嚴重貧血時還會引起死胎、流產、孩子發(fā)育遲緩等后果。所以,準媽媽孕期要補血。有些準媽媽知道孕期要補血,但方法不對存在誤區(qū),那么,孕期應該如何科學補血呢?一起來看看吧。

孕期如何科學補血?需避免6個誤區(qū)。

孕期補血的誤區(qū):

誤區(qū)1:只吃紅棗可以補血

紅棗本身雖具有補血的作用,但若只單吃紅棗一樣東西,效果是相當微弱的。如果準媽媽想借由食物來補血,我建議可以用紅棗搭配葡萄干、龍眼等等食品一起吃,效果會比單吃紅棗來得有用。

需要注意的是,長期服用紅棗肚子會容易漲氣,且會使身材變胖,準媽媽一天吃5到7顆就足夠了。

生吃時,一定要將它消毒、洗凈,否則紅棗上可能會殘留農藥,對胎兒、孕婦產生不好的影響。此外,棗皮容易滯留在腸道中不易排出,因此吃棗時應吐棗皮。

誤區(qū)2:紅糖有補血功效

民間一直流行紅糖水可以補血的說法,女性在月經期以及準媽媽分娩后,都經常喝紅糖水來補血。然而,紅糖水并沒有民間傳說的補血等神奇功效。

紅糖并沒有人們傳說中的“益氣養(yǎng)血”、“促進子宮收縮,排出產后宮腔內淤血,促使子宮早日復原”等神奇功效,事實上紅糖并沒有補血的有效成分,而且紅糖提純不夠,里面還可能含有雜質。準媽媽在坐月子時多喝紅糖水可能損壞牙齒,還會加速準媽媽出汗,不利于準媽媽身體的迅速恢復,甚至使準媽媽有中暑的可能性。

準媽媽要在產后迅速恢復,補水最好選擇白開水、礦泉水,另外還可以從蔬菜、水果中多獲得水分等營養(yǎng)物質。

誤區(qū)3:牛奶雞蛋夠營養(yǎng)

牛奶的鐵含量很低,且吸收率只有10%。雞蛋中的某些蛋白質還會抑制身體吸收鐵質。例如,用牛奶喂養(yǎng)的嬰幼兒,如果忽視添加輔食,常會引起缺鐵性貧血。因此,牛奶雞蛋雖然營養(yǎng)豐富,但要依賴它們來補充鐵質則不足取。

誤區(qū)4:葷菜不利于健康

部分女性受媒體廣告的誤導,只注重植物性食品的保健功效,導致富含鐵元素的動物性食品攝入過少。

實際上,動物性食物不僅含鐵豐富,吸收率也高,可達25%。而植物性食物中的鐵元素受食物中所含的植酸鹽、草酸鹽等的干擾,吸收率很低,約為3%。因此,不吃或少吃肉容易引起缺鐵性貧血。

誤區(qū)5:蔬菜水果不能補鐵

許多準媽媽認為蔬菜與水果對補鐵沒有什么好處。其實,蔬菜水果中富含維生素C、檸檬酸及蘋果酸,這類有機酸可與鐵形成絡合物,從而增加鐵在腸道內的溶解度,有利于鐵的吸收。

誤區(qū)6:補血保健品可以代替貧血治療

貧血是—種癥狀,而不是獨立的疾病。在治療時必須明確缺鐵性貧血,市場銷售的各種補血保健品,雖然含有一定量的各種形式的鐵,對缺鐵性貧血有輔助療效,但因為鐵含量低,不能代替正規(guī)補鐵。

孕期如何科學補血?準媽媽孕期補血不需要刻意使用補血產品,只要注意膳食均衡,保持健康的飲食原則就好。

準媽媽孕期補血的健康飲食原則:

1、保證優(yōu)質蛋白質的供給。妊娠早期孕婦蛋白質的攝入不能低于非妊娠期的攝入量,且應選擇易消化、吸收、利用率高的優(yōu)質蛋白質,如肉類、乳類、蛋類、魚類及豆制品等。蛋白質每日至少攝入40克,才能維持孕婦的蛋白質平衡。

2、補充營養(yǎng):比如補充具有黃芪、當歸等成份的補血產品。實踐證明,通過調整和改善孕婦的不合理的膳食結構,保證供給充足的熱能,提供充分的鐵、維生素C,如豬肝、瘦肉以及新鮮蔬菜等,就能有效地預防和糾正孕婦貧血,其效果優(yōu)于藥物治療。

3、適當增加能量的攝入。碳水化合物主要來源于蔗糖、面粉、大米、紅薯、土豆、山藥等,孕婦每天應攝入150克以上的碳水化合物。脂肪主要來源于動物油和植物油,植物油中的芝麻油、豆油、花生油等是能量的主要提供者,能滿足母體和胎兒對脂肪酸的需要,植物油是烹調的理想用油。

4、確保無機鹽、維生素的供給。含鋅、鈣、磷、銅高的食物有奶類、豆類、肉類、蛋類、花生、核桃、海帶、木耳、芝麻等,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主要來源于谷類糧食。

5、避免食用的:準媽媽有很多食物都應該避免食用的。不是什么都該吃的。比如說涼性食物,比如說活血的。

(責任編輯:張琴琴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