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兒科 > 用品 > 輔食 > 正文
消化不良
掛號科室:消化內(nèi)科 同類疾?。?a target='_blank'>老年人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反胃胃腸脹氣功能性燒心

寶寶添加輔食好處多 輔食添加有技巧

2013-10-18 10:20:35      家庭醫(yī)生在線

寶寶到一定年齡的時候就不能只是喂養(yǎng)奶粉或母乳,要適當增加一定的輔食。讓寶寶吃各種各樣的食物有很多好處。下面來詳細介紹一下給寶寶添加輔食的好處。

好處一:輔食培養(yǎng)寶貝的味覺習慣

6個月~2歲,是寶貝味覺發(fā)育的關鍵期,如果在這個時期,寶貝有了對各種食物的品嘗體驗,在他以后的日子里,他就會樂于接受各種食物。假如我們給他的食物比較單一,寶貝的味覺發(fā)育就可能不夠發(fā)達,那么對于他從未體驗過的食品及其味道,就會有抗拒心理了。

好處二:輔食訓練寶貝咀嚼能力

吞咽咀嚼動作雖然是與生俱來的能力。但此動作的完成需要舌頭、口腔、面頰肌肉和牙齒彼此協(xié)調(diào)的運動,是需要對口腔、咽喉的反復刺激和不斷訓練才能獲得的能力。逐漸增加輔食是寶寶鍛煉吞咽和咀嚼能力的最好辦法。

好處三:輔食促進牙齒發(fā)育

輔食的添加和牙齒是相互促進,相互依存的。適時添加和轉(zhuǎn)換輔食形式為牙齒萌和生長提供足夠營養(yǎng),而牙齒的萌出又促進寶貝更好地咀嚼,以利吸收和利用。

好處四:輔食促進語言發(fā)育

輔食的添加,可以讓寶寶在咀嚼的過程中,促進感知覺的發(fā)育,包括人類12對腦神經(jīng)中嗅神經(jīng)、吞咽神經(jīng)等神經(jīng)潛能的開發(fā)與完善。也就是說,添加輔食不僅關系到寶貝是否能攝取到充足的營養(yǎng),而且對寶貝的智力發(fā)育,特別是語言發(fā)育非常有幫助。因為不同硬度、不同形狀和大小的食物可以訓練寶貝的舌頭、牙齒以及口腔之間的配合,促進口腔功能、特別是舌頭的發(fā)育,使表達語言的“硬件設備”趨于成熟。

好處五:輔食促進寶貝腸道發(fā)育

寶貝吃進去的食物在經(jīng)過口腔的咀嚼和胃的初步消化后,要在腸道內(nèi)進行再次消化、腸道將食物分解成各種營養(yǎng)素,配送到寶貝身體各處,所以腸道是營養(yǎng)的中轉(zhuǎn)站,它的發(fā)育對寶貝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好處六:輔食促進牙齒發(fā)育

輔食的添加和牙齒是相互促進,相互依存的。適時添加和轉(zhuǎn)換輔食形式為牙齒萌和生長提供足夠營養(yǎng),而牙齒的萌出又促進寶貝更好地咀嚼,以利吸收和利用。

添加輔食有技巧

輔食添加要及時

1~6個月

足月新生兒滿1個月,人工喂養(yǎng)兒15天,添加濃魚肝油滴劑1~2滴,到3個月時增至4滴,每天分2次給。

2個月開始喂菜汁、果汁,先給1湯匙,以后逐漸增至2~3湯匙,上下午各喂1次。

4~5個月,濃魚肝油滴劑每天漸增至6滴,分2次給。菜汁、果汁從3湯匙逐漸增至5湯匙,分2次給。

4~5個月,開始吃煮熟的蛋黃。從l/4只開始,將其壓碎放入米湯或奶中調(diào)勻后喂,等適應后逐漸增至1/2只。

4個半月起可試喂煮得很爛的無米粒稀粥,每天1湯匙,或消化情況良好從5個月起每天2~3湯匙,粥里可再加半匙菜泥,分2次給。

6~12個月

6~12個月濃魚肝油滴劑每天保持6滴左右,分2次給。煮熟的蛋黃增至每天1只,過渡到蒸雞蛋羹,每天半只。

稀粥可由稀增至半稠,每天3湯匙,分2次給,逐步增加至5~6湯匙。

粥中可加菜泥1湯匙,可稍加些調(diào)味品。

如果斷奶食品吃得好,可減去1次奶。

7~8個月過渡到整只蛋羹。

每天喂稠粥2次,每次1小碗(約6~7湯匙),加萊泥2~3湯匙,逐漸增至3~4湯匙。粥里可輪換加少許肉末、魚肉。

給寶寶隨意啃饅頭片(1/2片)或餅干,促進牙齒發(fā)育。

母乳(或其他乳品)每天2~3次,必須先喂輔食,然后喂奶。

9~10個月

可參考下列程序進食:

上午——晨6時,喝母奶或配方奶,10時稠粥1碗,菜泥2~3湯匙,蛋羹半只;

下午——2時喂母奶或配方奶;

晚上——6時喂稠粥或爛面條1碗,蛋羹半只,除菜泥,還可在粥中加豆腐末、肉末、肝泥等;

10時喂奶。

如果輔食吃得好,可少喂1次奶或考慮斷奶。

11~12個月

可以吃接近大人的食品,如軟飯、爛菜(指煮得較爛的菜)、水果、碎肉和容易消化的點心。

如果處于春秋涼爽季節(jié)可考慮斷奶。斷奶后,每天要保持喝1~2次牛奶。

你應該知道的喂養(yǎng)知識

1、味道的意義

食物吃進口中,人會感覺到它們的味道,它們馬上又會轉(zhuǎn)化為體內(nèi)的一種化學信號,各種消化酶聞訊后便開始分泌,并在胃腸道消化吸收各種營養(yǎng)素。假如食物鮮美,人吃起來津津有味,腸胃就能提高它們的吸收率,所以,美味的飲食不光好吃,也的確具有促進消化吸收的生理意義。

反過來,當我們消化不良、腸胃功能出現(xiàn)問題時,就會胃口不開,食而無味,不愿多吃,這其實也是人體的自我保護功能在起作用。

2、嬰兒喜歡甜味和鮮味,不喜歡酸味和苦味

寶寶的味覺還未發(fā)育成熟,這一生理特點決定了他們更喜歡單純的味道——甜味和鮮味。這就是寶寶喜歡吃甜食和肉魚蝦的原因。

他們最討厭酸味和苦味,一吃進口中就立刻吐出來,臉上也會擠眉皺眼露出難看的表情,孩子越小討厭的程度越明顯。

對那些復雜的味道,如酸味、苦味和辣味等香辛調(diào)味,需要大腦發(fā)展到一定成熟度,孩子才能接受,這往往要到學齡期以后。孩子通過不斷品嘗、練習,逐漸接受、習慣,甚至喜歡這些味道,也就是說味覺變得復雜化了。

3、嬰兒食品應該是沒有咸味的,清淡的

口味是后天的飲食習慣造成的。經(jīng)常食用咸味重的食物,就會對咸味比較遲鈍,變得越吃越咸。攝入鹽分過多,對健康不利。在正常情況下,天然食物中的鹽分,對我們?nèi)梭w已經(jīng)足夠了,當我們感覺到咸時,就已經(jīng)攝入了超過需要量的鹽分了。

應該盡可能吃得淡一點,嬰幼兒更是如此。符合健康標準的嬰兒食品幾乎是沒有咸味的。從小吃慣清淡食物的孩子,長大后,就不會喜歡吃太咸、鹽分太多的食品,這將使他終身受益。

嬰幼兒喂養(yǎng)輔食好處多,怎樣喂養(yǎng)輔食你又學會了多少呢?

(責任編輯:方徽雯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