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中醫(yī)頻道 > 正文

精神疾病知多少 什么叫癔病

2016-04-12 02:22:51      家庭醫(yī)生在線

現(xiàn)實生活中,精神病是現(xiàn)代人十分敏感的字眼,因為精神病無法的預控,很多人都會對精神病存在錯誤的認識。而癔癥,就是一種精神病?,F(xiàn)在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癔癥吧。癔癥又是怎樣,會發(fā)生的呢?我們又該如何治療呢?

什么是癔癥?

癔癥,又稱歇斯底里。是一類由精神因素,如重大生活事件,內(nèi)心沖突、情緒激動、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個體引起的精神障礙。

為什么會發(fā)病呢?

癔癥病理心理機制包括兩種類型:一種屬于原始心理反應,任何人在驟然遭遇重大精神刺激時都有可能發(fā)生。另一種屬于潛意識的有目的反應性質(zhì),患者一般于發(fā)病前人格本來就具有某些特點。癔癥的發(fā)生與遺傳因素、個性特征有關,可概括為:在某種性格基礎上,因精神受到刺激而發(fā)病,亦可在軀體疾病基礎上發(fā)病。

學者們從心理學、生物學和生理學的不同觀點上加以解釋。心理動力學派根據(jù)壓抑原理,認為受到超我不完全成功壓抑的愿望,采取偽裝形式,通過“轉(zhuǎn)換”或轉(zhuǎn)化為癥狀。巴甫洛夫?qū)W派從高級神經(jīng)活動病理生理學觀點出發(fā),認為癔癥患者的高級神經(jīng)活動(特別是第二信號系統(tǒng))的弱化,使受其調(diào)節(jié)和控制的第一信號系統(tǒng)與皮質(zhì)癥部位的活動相對增強或脫抑制,是癔癥癥狀發(fā)生的病理生理基礎。“反射”說學派認為癔癥癥狀本質(zhì)是一類神經(jīng)系統(tǒng)原始的、本能的反應、這種反應可因繼發(fā)性得益而強化,或因條件反射性聯(lián)系而習慣化,成為主動化反應。這種觀點的形式主要基于對戰(zhàn)時癔癥的治療經(jīng)驗,未必適用于和平時期的患者。

一旦患上這個病,我們該如何治療?

1、癔癥西醫(yī)治療

心理治療:

幫助病人正確認識疾病,解釋本病完全可以治愈而不留下任何殘疾,并應做好病人家屬、同事等人的工作,避免周圍人造成的緊張及過分關心等不良氣氛所造成的影響。

1、暗示療法:可覺醒暗示或催眠暗示。主要通過語言暗示或配合適當?shù)睦懑?、針刺或按摩,以取得療效?/p>

2、心理療法:解釋性心理療法或分析性心理療法,目的在于:引導病人正確認識和對待致病的精神因素,克服個性缺陷,認識無意識動機對健康的影響并加以消除。

3、行為療法:對患者進行功能訓練,適用于暗示治療無效肢體或言語有障礙病例。

藥物治療:

對癔癥性朦朧狀態(tài),精神病狀態(tài)或痙攣發(fā)作,很難接受正規(guī)精神治療時,可采用鹽酸氯丙嗪25~50mg IM;或安定10~20mg IV,促使患者入睡。急性期后,精神癥狀仍然明顯者,可采用鹽酸氯丙嗪口服25~50mg 1~3次/d。頭痛、失眠等可給予阿普唑侖0.4mg 3次/d。

2、癔癥中醫(yī)治療:

(1)氣陰兩虛型即精神恍惚,心神不寧,悲憂喜笑無常,晝?nèi)諘r時欠伸,入夜興奮不寐,或手舞足蹈,或肢體震顫,潮熱盜汗,五心煩熱,舌質(zhì)紅少苔,脈細數(shù)無力。

【治法】本證多由情志長期處于壓抑狀態(tài),積怒難發(fā)或憂思抑郁不解,暗耗心之氣陰致。對見于女性。心氣虛,心陰不足,心失所養(yǎng),故精神恍惚,心神不寧,苦笑無常。入夜心陰當足不足,陰虛火旺,擾亂心神,故興奮失眠。陰血不足,虛風內(nèi)生,則手舞足蹈。肢體震顫。潮熱盜汗,五心煩熱,舌質(zhì)紅少苔,脈息細數(shù)無力均為心氣心陰兩虛之象。以精神恍惚,苦笑無常,時時欠伸,舌質(zhì)紅少苔,脈細數(shù)無力為辨證要點。

(2)痰氣交阻即精神萎靡,情志抑郁,表情淡漠,胸悶納呆,太息頻作,噯氣嘔惡,咽中梗阻,如偶物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舌苔白膩,脈弦滑。

【治法】本證是由于長期情志不好,肝氣郁結,柑郁犯脾,脾失健運,聚濕生痰,痰氣交阻所致。包括癔病性癡呆及癔病球。主要病機為肝郁犯脾,表情淡漠。痰氣交阻,上蒙心神。心神被夢則精神抑郁,表情淡漠。痰氣交阻于咽喉之間,故見咽中梗阻,如有物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肝氣郁滯,氣機不暢,胸陽受阻則胸悶喜太息。脾虛不運,胃失和降,故納呆,噯氣嘔惡。苔白膩,脈弦滑均為肝郁脾虛,痰氣交阻之象。以精神抑郁,表情淡漠,咽中如有物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苔白膩,脈弦滑為辨證要點。

(3)痰熱互結即急躁易怒,咳痰黃稠,渴不欲飲,尿赤便秘,頭痛面赤,自覺少腹有一股氣上沖胸咽,煩悶欲死,昏仆倒地,肢體拘緊痙攣,舌紅苔黃厚膩,脈滑數(shù)。

【治法】本證因驚恐憂思,肝氣郁結,郁久化火生熱,肝郁橫逆脾土,脾失健運,聚濕生痰,痰熱互結,氣機逆亂所致。肝郁化火則急躁易怒,口苦,頭痛,面赤,尿赤便秘。肝氣上逆,隨沖脈及厥陰肝脈上沖,則自覺從少腹有一股氣上沖胸咽,發(fā)悶欲死,昏仆倒地?;馃嵘L,則肢體拘緊痙攣??忍迭S稠,渴不欲飲,舌紅苔黃厚膩,脈滑數(shù)均為痰熱互結之象,本證以自覺氣從少腹沖上咽,肢體拘緊痙攣,舌紅苔黃厚膩,脈滑數(shù)為辨證要點。

(4)寒氣上逆即形寒膠冷,精神萎靡,少氣無力,氣從少腹上沖心胸,發(fā)作欲死,舌淡苔白,脈沉細。

【治法】本證因于素體陽虛,或久病致心腎陽虛,再加上長期,過度驚恐,引動下焦水寒之氣上沖心胸所致。屬癔病球范疇。心陽不足,下焦水寒,復因驚恐引動下焦水寒之氣隨上沖心胸,故見氣從少腹上沖心,發(fā)作欲死,形寒肢冷,精神萎靡,少氣無力,舌淡苔白,脈沉細均為心陽不足之證。以形寒膠冷,精神萎靡,氣從少腹上沖心,舌淡苔白,脈沉細為辨證要點。

(5)肝氣郁結即精神抑郁,多疑善濾,胸悶協(xié)痛,喜太息,脘腹脹悶,納呆食少,或突然倒地,四肢逆冷,肢體呈痙攣性拘急僵直,雙目緊閉,移時恢復。婦女多伴乳房脹痛,月經(jīng)不調(diào)或痛經(jīng),舌淡苔白,脈弦。

【治法】本證由情志不暢,肝氣郁結,氣機逆亂所致。多見于女子,包括癔病性昏厥,暴癱等。情志不暢,肝氣郁結,故精神抑郁,多疑善濾。肝氣郁結,氣機不舒,經(jīng)脈痹阻,故胸悶脅痛,喜太息,脘脹腹痛,乳房脹痛。肝氣郁久,上逆沖心,則突然昏厥,氣機內(nèi)阻,陽氣不達四末,則四肢逆冷。肝郁犯脾, 運化失職,則的納呆食少,氣滯導致血淤,經(jīng)脈不通,故月經(jīng)不調(diào)或痛經(jīng)。舌淡苔白,脈弦均為肝氣郁結之象。以精神抑郁,多疑善濾,胸悶太息,暴厥暴癱為辨證要點。

(6)痰淤阻竅即精神恍惚,悲憂善哭,或突然失明,痰淤阻竅所致,或失音不語、或突然耳聾,或突然肢體癱瘓,舌質(zhì)紫暗或有淤斑,淤點,脈弦澀。

【治法】本證因情志不舒,氣滯痰凝,阻歇血脈,痰淤阻竅所致。包括癔病性失明、失音、失聽、暴癱等。主要病機為痰淤互結,蒙蔽心竅,神明失靈所導致。痰濕閉阻清竅,五臟六腑之精氣不能上注于清竅,失其司職,故精神恍惚,悲憂善哭,突然失明、或失音、或失聰。痰淤閉阻經(jīng)絡,氣血流通不暢,肢體靜脈失養(yǎng),則突然癱瘓,舌紫暗或有淤斑,淤點,脈弦澀均為淤血內(nèi)阻之象。以精神恍惚,暴盲,暴啞,暴聾,暴癱,舌質(zhì)紫暗,脈弦澀為辨證要點。

(責任編輯:鄧瑩瑩 )

相關推薦

文章關鍵詞: 癔病 什么叫癔病 癔病是什么

精神失??赡苁腔忌像?/a>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會經(jīng)常遇到一些瘋瘋癲癲,說話毫無邏輯的人,其實這些人多半是患了癔癥,臨床認為,癔癥屬于一種中樞神經(jīng)病變疾病,當患了該病……詳細>>

癔病的癥狀有哪些?

癔癥(hysteria),又稱歇斯底里。是一類由精神因素,如重大生活事件,內(nèi)心沖突、情緒激動、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個體引起的精神障……詳細>>

癔病是一種什么病呢

癔癥(hysteria),又稱歇斯底里。是一類由精神因素,如重大生活事件,內(nèi)心沖突、情緒激動、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個體引起的精神障……詳細>>

精神疾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癔癥(hysteria),又稱歇斯底里。是一類由精神因素,如重大生活事件,內(nèi)心沖突、情緒激動、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個體引起的精神障……詳細>>

癔病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癔癥(hysteria),又稱歇斯底里。是一類由精神因素,如重大生活事件,內(nèi)心沖突、情緒激動、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個體引起的精神障……詳細>>

相關健康數(shù)據(jù)

  • 李啟榮

  • 張杰

  • 劉恩益

  • 程道猛

專家答疑少精癥患者一定會不育嗎?

廣東省中醫(yī)院 專家在線解答網(wǎng)友疑惑

古熾明 副主任醫(y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chuàng)腔鏡診治....[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