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整形美容 > 正文

常見的 18 種皮膚病有哪些?

2025-01-24 09:52:47          家庭醫(yī)生在線

常見的皮膚病包括濕疹、痤瘡、蕁麻疹、銀屑病、帶狀皰疹、手足癬、體癬、股癬、玫瑰糠疹、脂溢性皮炎、神經性皮炎、過敏性皮炎、魚鱗病、白癜風、單純皰疹、尋常疣、扁平疣、癤腫等。

1. 濕疹:是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皮膚炎癥反應,常見癥狀為紅斑、丘疹、水皰、滲出、瘙癢等。病因可能與遺傳、免疫、環(huán)境、感染等有關。治療方法包括避免接觸過敏原、外用糖皮質激素軟膏(如糠酸莫米松乳膏、鹵米松乳膏等)、口服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

2. 痤瘡:好發(fā)于青少年,與皮脂分泌過多、毛囊皮脂腺導管堵塞、細菌感染和炎癥反應等因素密切相關。表現為粉刺、丘疹、膿皰、結節(jié)等。治療包括外用維 A 酸類藥物(如維 A 酸乳膏、阿達帕林凝膠)、抗生素軟膏(如夫西地酸乳膏),嚴重者可口服抗生素(如多西環(huán)素)或異維 A 酸。

3. 蕁麻疹:通常是由于食物、藥物、感染、物理因素等引起的皮膚黏膜暫時性血管通透性增加而發(fā)生的局限性水腫。癥狀為風團、瘙癢。治療以去除病因、抗組胺治療為主,常用藥物有氯苯那敏、依巴斯汀等。

4. 銀屑?。核追Q牛皮癬,是一種慢性炎癥性皮膚病,病因不明,可能與遺傳、免疫、環(huán)境等因素有關。表現為紅斑、鱗屑。治療方法有外用藥物(如卡泊三醇軟膏、他克莫司軟膏)、光療、系統用藥(如甲氨蝶呤)等。

5. 帶狀皰疹: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沿神經分布的群集皰疹和神經痛為特征。治療包括抗病毒藥物(如阿昔洛韋、伐昔洛韋)、營養(yǎng)神經藥物(如甲鈷胺)、止痛藥物(如加巴噴丁)等。

6. 手足癬:由皮膚癬菌感染引起,分為水皰型、鱗屑角化型、浸漬糜爛型。治療主要使用抗真菌藥物,如酮康唑乳膏、特比萘芬乳膏等。

7. 體癬、股癬:也是真菌感染所致,治療與手足癬類似。

8. 玫瑰糠疹:病因不明,可能與病毒感染有關。表現為橢圓形紅斑,覆有糠狀鱗屑。一般可自行消退,癥狀嚴重時可外用糖皮質激素、口服抗組胺藥。

9. 脂溢性皮炎:好發(fā)于頭皮、面部等皮脂腺豐富部位,與皮脂分泌增多、馬拉色菌感染等有關。治療包括外用二硫化硒洗劑、酮康唑洗劑等。

10. 神經性皮炎:與精神因素、搔抓、摩擦等有關,多見于頸部、肘部等部位。治療以外用糖皮質激素、口服鎮(zhèn)靜藥為主。

11. 過敏性皮炎:接觸過敏原后發(fā)生,治療首先要避免接觸過敏原,然后使用抗過敏藥物。

12. 魚鱗?。菏且环N遺傳性皮膚病,表現為皮膚干燥、粗糙,伴有魚鱗狀鱗屑。可外用保濕劑、維 A 酸類藥物改善癥狀。

13. 白癜風:病因復雜,與遺傳、自身免疫、神經精神因素等有關。治療方法有外用藥物(如他克莫司軟膏)、光療、表皮移植等。

14. 單純皰疹:由單純皰疹病毒引起,好發(fā)于皮膚黏膜交界處。治療用抗病毒藥物,如阿昔洛韋乳膏。

15. 尋常疣、扁平疣:均由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引起,可通過冷凍、激光、外用藥物(如咪喹莫特乳膏)等治療。

16. 癤腫:多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表現為紅腫熱痛的結節(jié)。治療包括外用抗生素軟膏(如莫匹羅星軟膏)、口服抗生素。

以上介紹了 18 種常見的皮膚病,皮膚病的診斷和治療需要專業(yè)醫(yī)生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如果出現皮膚問題,應及時到正規(guī)醫(yī)院皮膚科就診,切勿自行用藥。

(責任編輯:家醫(yī)在線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