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體檢都正常,為什么突然被確診為癌癥晚期?
年年體檢,年年都健康,可身體不適去醫(yī)院檢查時卻被告知是癌癥晚期。
身體健康與癌癥晚期怎么會只間隔了半年,甚至三個月?
每年的體檢報告都沒問題,為什么會突然得癌癥?
(圖片來源:知乎)
因為每年做的都只是常規(guī)體檢,沒有癌癥早篩的項目。
大多數癌癥在早期都沒有明顯癥狀甚至沒有癥狀,常規(guī)體檢的確有助于癌癥篩查,但很難查出癌前病變或者早期癌癥。
所以,一份看似沒有問題的體檢報告就像是一份剛剛合格的考卷,若想提高分數還需做專業(yè)的癌癥早篩項目。
一、為什么癌癥早期很難被發(fā)現?
先給大家做個小科普,人體由億萬個細胞組成,每個人體內都可能存在基因突變的異常細胞,而這些異常細胞都有可能發(fā)展成癌細胞。但不必驚慌,我們的戰(zhàn)士——免疫細胞會上陣殺敵把癌細胞消滅,所以并不是所有人都會患癌。
但如果因為一些原因(如環(huán)境刺激、免疫力低下等),癌細胞戰(zhàn)勝了免疫細胞生存下來,一個癌細胞就可以增殖為幾十億個癌細胞,然后發(fā)展成早期良性腫瘤,如果不把它扼殺于搖籃中,最終就會變成十惡不赦的大魔王——惡性腫瘤。
癌細胞剛從免疫系統(tǒng)逃逸出來時,一是沒有形成可見的腫瘤,二是身體難以察覺,除非是做專業(yè)的癌癥篩查,B超、X線檢查以及患者本人都很難把它“揪”出來。
隨著癌細胞肆無忌憚地生長,早期腫瘤形成并持續(xù)擴大它的“惡勢力”,破壞組織或器官,掠奪全身營養(yǎng),患者開始感到身體不適,但通常表現為疲憊、消瘦、發(fā)熱等,這些癥狀又因過于常見讓人不以為意,最后等病情加重再去醫(yī)院時,往往已經發(fā)展到了癌癥中晚期。
二、常規(guī)體檢≠癌癥篩查
其實大多數人參加的都是工作單位組織的體檢對不對?
那不妨把體檢表拿出來看一下,上面的項目包括身高體重、心電圖、血常規(guī)、胸部DR等,這些都屬于常規(guī)體檢,它們當然也有癌癥篩查的作用,但很難發(fā)現癌前病變或癌癥早期。
例如,早期肺癌需要通過胸部CT才能夠發(fā)現,胸片是不能發(fā)現早期肺癌的;早期胃癌僅有胃鏡下胃粘膜的改變,在CT或者彩超上幾乎難以分辨,只有在腫瘤發(fā)展到中晚期,形成較大腫塊或者形成淋巴結轉移后在CT上才能見到腫塊。
此外,還有一些體檢項目并不適用于癌癥篩查:
大家在體檢的時候要留意所檢項目與想查疾病是否匹配哦。
三、什么人需要做早篩?
癌癥往往是突然發(fā)現但必定不是突然發(fā)生的,若想在癌前病變或者癌癥早期發(fā)現它、消滅它,每年一次的常規(guī)體檢怕是“愛莫能助”,做好針對癌癥的早篩項目才是王道。
1、普通人群
每年體檢大病篩查的必檢項目。普通人群也應該每年篩查1次。
2、高危人群
有惡性腫瘤家族史及遺傳易感染人群、有慢性炎癥和亞健康人群、臨床診斷癌前疾病者、職業(yè)或者地區(qū)高危者。高危人群每年建議做2-4次癌癥篩查。
目前,常見的腫瘤篩查手段有:血清學腫瘤標志物、內窺鏡、CT/MRI、活檢穿刺,但它們都有或多或少的不足。比如,血清學腫瘤標志物靈敏度較低,CT/MRI只能針對部分器官的癌癥且需要癌癥細胞密度達到一定水平。
還有就是要與時間賽跑,我們要比別人更早到醫(yī)院排隊否則等半天都做不上一個檢查,而取檢查報告又是另一個更漫長的等待。
四、如何省事省錢省力做早篩?
安派科CDA腫瘤早期篩查,僅需2-5ml血液即可同時對多項早期腫瘤進行風險評估。
想了解更多癌癥早篩的資訊
請掃描下列二維碼查閱
五、傳統(tǒng)檢測方法VSCDA早期腫瘤早篩
安派科CDA癌癥早期風險評估
高效、便捷、高性價比
僅需2-5ml血液
即可同時對多項早期腫瘤進行風險評估
掃描二維碼添加安派科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