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影像 > 影像知識 > 正文

癌癥骨轉移患者:“骨脆脆”摔不起

2013-06-09 07:44:12      家庭醫(yī)生在線

女兒女婿帶著小外孫從美國回來探親,患有乳腺癌的李阿姨高興得一夜沒合眼。好奇又好動的小外孫第一次見到外婆,左瞧瞧,右看看,在她跟前跑跑跳跳玩得歡,還突然撞進了她的懷里。這一撞對健康人來說根本沒有問題,但李阿姨卻招架不住,身體一失去平衡,手沒來得及扶住旁邊的桌子,一閃腰便撞上了旁邊的茶幾,疼得她差點站不起來。過了好一陣,疼痛依舊,李阿姨便找了塊鎮(zhèn)痛膏貼上,以為躺在床上休息一下就會好,沒想到卻越來越痛。兒女們外出回家后,一看母親辛苦忍痛的樣子,覺得不對勁,急忙打120將她送到醫(yī)院。入院后,醫(yī)生馬上安排李阿姨拍片檢查,結果顯示,她腰椎有轉移瘤,并出現(xiàn)壓縮性骨折,需要馬上手術治療。

為什么輕輕一撞,對李阿姨的傷害會如此之大?其實,這都是骨轉移瘤導致骨頭脆性增加所致。當腫瘤細胞轉移到骨骼,大量利用人體的營養(yǎng)物質合成腫瘤細胞需要的物質,使破骨細胞作用增加而成骨細胞作用降低;另外,原發(fā)腫瘤也會合成并分泌一些腫瘤相關因子,導致溶骨破壞作用增強。同時,一些患者長期服用的某些抗腫瘤藥物也可增加骨質疏松的風險。

上述多種因素導致腫瘤患者普遍患有骨質疏松,變脆的骨骼稍一受到沖擊就可能發(fā)生骨折。此外,不少骨轉移瘤的患者已經上了年紀,行動遲緩、身體平衡能力下降,所以更易摔倒導致骨折。

“骨轉移瘤多是因腫瘤細胞通過血液運行播散到骨頭處才出現(xiàn)的?!睂<艺f。臨床上骨腫瘤只有小部分是原發(fā)的,90%的骨腫瘤是因其他腫瘤轉移而來的。因為腫瘤細胞會像不聽話的小孩一樣在人體內“到處亂跑”,大部分腫瘤都可能產生骨轉移,最常見的有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甲狀腺癌等。

骨轉移癌病灶可見于髂骨、椎體、肋骨、顱骨和長骨近端等,大多發(fā)生在骨骼中軸線血運豐富的部位,其中,腰椎、骨盆更是好發(fā)部位。但很多腫瘤患者像李阿姨一樣,日常癥狀并不明顯,直到體檢或意外跌倒摔傷骨折后才發(fā)現(xiàn)。也有部分患者出現(xiàn)疼痛或活動障礙,但容易被當作腰腿痛、頸椎病、椎間盤突出等癥狀而被忽視或誤治。

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當出現(xiàn)骨轉移瘤時,患者除了原發(fā)病灶的癥狀之外,轉移病灶處通常伴有疼痛不適和壓痛。一開始疼痛較輕微,多為間歇性鈍痛,但隨著病程的延長,疼痛的程度和持續(xù)時間逐漸增長,如果不慎摔倒致骨折或出現(xiàn)病理性骨時,則會演變?yōu)槌掷m(xù)性的劇痛。不過,若及時進行X光、CT、MRI等檢查,可幫助診斷患者是否存在骨轉移瘤。必要時還要通過病變區(qū)域的活檢取樣來取得病理診斷結果。在這里應強調一點,X光片、CT掃描、核磁共振是三種各有側重意義的檢查方法:X光片主要用來觀察骨病變的全貌,病程的進展和手術后的復查;CT掃描可著重觀察骨被腫瘤破壞的細部結構;而核磁共振(MRI)的強項是了解腫瘤侵犯周圍軟組織和血管神經的情況和脊髓受壓的情況。那種認為做了核磁共振就可以取代前兩者的認識是片面的。另外,一些化驗檢查,比如血清堿性磷酸酶的測定,對轉移瘤的診斷,有一定的輔助意義。

按照國際抗癌聯(lián)盟與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診斷標準,一旦確診為腫瘤骨轉移,已屬于癌癥的晚期。很多患者及家屬擔心:發(fā)展到這一階段,是不是就沒得治了?骨轉移瘤并非威脅癌癥患者生命的直接原因,但可給患者帶來很大的痛苦,是晚期腫瘤患者生活質量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能及早做好防護,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制訂個體化方案并及時治療,對提高其生活質量是很有幫助的。

一般來說,在針對原發(fā)腫瘤和轉移瘤的聯(lián)合化療、放療、免疫治療和中醫(yī)中藥等治療的基礎上,可對具有手術指征的患者采取手術治療,直接切除骨轉移部位的腫瘤,起到消除骨痛、減輕腫瘤對脊髓的壓迫、提高患者生存質量的作用。

(責任編輯:徐惠珍 )

科大夫掛號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