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養(yǎng)生 > 養(yǎng)生之道 > 運動養(yǎng)生 > 正文
癲癇
掛號科室:神經(jīng)內(nèi)科 同類疾病:原發(fā)性癲癇小兒癲癇顳葉癲癇癥狀性癲癇額葉癲癇

老年人并不都適合慢跑鍛煉

2017-10-19 14:42:52      

慢跑深受許多老年人的喜愛,原因就在于這種運動健身的方法不需要特定的運動器材和運動場地,簡單易行,易于長期堅持,這對于老年人增進健康,改善體質有很好的效果。慢跑能加速全身血液循環(huán),促進冠狀動脈的側支循環(huán),明顯增加冠狀動脈的血液量,改善心肌營養(yǎng),還能增加抗動脈硬化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延緩動脈硬化的進程。慢跑能增加肺活量,改善肺功能。據(jù)統(tǒng)計,慢跑時吸入氧氣量比靜止時多8倍,堅持長期慢跑的老年人比一般老年人吸入氧氣量要多10%―20%。慢跑消耗能量比較大,因此慢跑也是防止身體超重和治療肥胖的一種有效方法。

慢跑鍛煉并非適用于每個老年人,有下列情況者不應進行,以免發(fā)生危險。①冠心病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者;半年內(nèi)發(fā)生過心肌梗塞者;心肌梗塞雖已超過半年,但仍伴有嚴重心律失?;蛐墓δ懿蝗摺"趪乐馗哐獕?,經(jīng)藥物治療后血壓仍在24。0/17。3千帕(180/130毫米汞柱)以上者。③心臟病伴心功能不全者。④慢性支氣管炎伴明顯肺氣腫、肺心病者。⑤急性傳染病、高熱、體質嚴重衰弱者。⑥有嚴重癲癇、精神病者。

慢跑前先做準備活動,如徒手體操、太極拳或先走一段再逐步過渡到慢跑,保證機體各器官功能的協(xié)調。慢跑正確姿勢是兩手微握拳,上臂和前臂彎曲成90度左右,兩臂自然前后擺動,上身略向前傾,盡量放松全身肌肉,兩腳落地要輕,宜前腳掌先著地,得到腳弓緩部,防止身體受到震動。慢跑時最好用鼻呼吸,做到深、長、細、緩,呼吸頻率與步伐協(xié)調,一般是兩步一吸,兩步一呼或三步一吸,三步一呼。剛參加慢跑鍛煉或體質較差的老年人,開始可采取慢跑與走路交替進行,然后再逐漸增加慢跑距離,切忌急于求成,運動量過大。每周可跑5―6次,每次15―30分鐘,運動量可用心率計算,一般不應超過170―年齡數(shù)。慢跑即將結束要逐漸減慢速度,使生理活動和緩下來,不可突然停止。

(責任編輯:家醫(yī)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