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養(yǎng)生 > 健康生活 > 養(yǎng)生常識 > 正文

冬天手腳易生凍瘡 防治不妨試試8個方法

2016-12-28 10:31:11      家庭醫(yī)生在線

凍瘡是一種冬季常見病,以暴露部位出現(xiàn)充血性水腫紅斑,遇溫高時皮膚瘙癢為特征,嚴重者可能會出現(xiàn)患處皮膚糜爛、潰瘍等現(xiàn)象。該病病程較長,冬季還會反復發(fā)作,不易根治。

濕冷來襲 凍瘡趁虛而入

何謂“凍瘡”?凍瘡是冰點以上的低溫與高濕度聯(lián)合(濕冷環(huán)境)暴露所致的一種局限性炎性紅斑損害,氣候生暖后自愈。通俗一點說,在濕冷的環(huán)境里,人身體的血液流通不暢,凍瘡即會出現(xiàn)。

凍瘡最喜歡扎根于手足、面頰、耳廓等末梢部位。末梢循環(huán)較差的人,如果長期置身于10℃以下的環(huán)境中,便易發(fā)生凍瘡。因為,溫度低于10℃時,手足、面頰、耳廓等末梢部位的皮下小動脈受到寒冷刺激,會出現(xiàn)收縮,久之血管麻痹而擴張,血流淤滯,靜脈回流不暢,造成局部血液循環(huán)不良,使細胞損傷、組織水腫和炎性反應(yīng),從而發(fā)生凍瘡。

如何預防凍瘡

1、體育鍛煉法

加強適合自身條件的體育鍛煉,如練氣功、跳舞、跳繩等活動,或利用每天洗手、臉、腳的間隙,輕輕揉擦皮膚,至微熱為止,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消除微循環(huán)障礙,達到“流通血脈”的目的。

2、溫差水泡法

取一盆15攝氏度的水和一盆45攝氏度的水,先把手腳浸泡在低溫水中5分鐘,然后再浸泡于高溫水中,如此每天乾地3次,可以鍛煉血管的收縮和擴張功能,減少凍瘡的發(fā)生。

3、服、擦藥物法

有凍瘡體質(zhì)者,可在入冬前一月增加維生素A、C及礦物質(zhì)的食入,可口服煙酰胺片0.1克,日3次,鈣片0.5克,日3次,以提高機體耐寒力。也可在凍瘡好發(fā)部位涂擦辣椒酊(取干辣椒20克,密閉浸泡于75%酒精500毫升中,7天后可用),每日擦2-3次。也可取中藥三七、紅花、赤芍、雞血藤等各適量,水煎取液,局部擦洗。

治療凍瘡小訣竅:

1、吃西瓜時,將皮稍留厚,以白中帶紅為宜,用它輕輕揉涂患凍瘡的部位,每次3-5分鐘,每天1-2次,連涂5天。

2、切碎辣椒后,加水放在鐵鍋里煮沸,取煮汁每天洗滌患處,7天為一個療程。也可用辣椒煮汁,每晚睡覺前用制水泡腳,邊泡邊涂,泡涂時間為15分鐘,效果更佳。

3、鮮芝麻葉、花十幾片,搗爛涂抹于易患部位,涂抹時間為20分鐘左右,并將葉汁停留在表面1小時,然后再用清水沖洗,反復幾次對預防凍瘡有顯效。

4、熱醋可治療早期凍瘡患者,患者可用其涂擦患部,每天反復多次涂抹。

5、去皮搗爛新鮮蒜頭,染后放在烈日下暴曬,暴曬時間為1小時。等蒜液升溫后,取大蒜汁每天涂抹患處3-4次,1星期為一個療程。涂抹后能有效預防凍瘡發(fā)生。

(責任編輯:潘瑋璐 )

相關(guān)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guān)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