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養(yǎng)生 > 養(yǎng)生之道 > 四季養(yǎng)生 > 正文

冬季感冒來勢洶洶 中醫(yī)"10+10"抗感法

2013-01-11 10:16:31      家庭醫(yī)生在線

  各地區(qū)將迎來大范圍降溫,還會出現(xiàn)雨夾雪天氣,寒冷的冬季即將來臨。冬季是感冒高發(fā)期,人們如何防感冒呢?

  中醫(yī)支招日常10法抗感冒

  1、搓手:由于手拇指根部(醫(yī)學上稱為大魚際)肌肉豐富,伸開手掌時,明顯突起,占手掌很大面積。大魚際與呼吸器官關系密切。每日搓搓,對于改善易感冒的體質大有益處。其方法是:對搓兩手大魚際,直到搓熱為止。搓法恰似用雙掌搓花生米的皮一樣。一只手固定,轉另一只手的大魚際,兩手上下交替。兩個大魚際向相反方向對搓,大約搓一到兩分鐘,整個手掌便會發(fā)熱。這樣做可促進血液循環(huán),強化身體新陳代謝,所以能增強體質,故而不易感冒。

  2、洗鼻法:平時早晚鹽水洗鼻也可極大降低感冒發(fā)生的幾率,具有很好的預防作用。感冒時反復用鹽水沖洗鼻腔可將鼻腔中的病毒洗出,防止病毒在鼻腔中大量繁殖并不斷侵入人體。此法可在2到4天內治愈感冒,且無副作用。

  3、冷水洗面:此法一般從夏季開始,秋冬不輟,以增強適當性。每日早晚堅持用冷開水洗臉,這樣可增加面部的血液循環(huán),提高抗病、耐寒能力,從而預防感冒的發(fā)生。

  4、按摩穴位有什么好處 href="http://newwyomingnarrative.com/yangsheng/hot/xuewei.html" target=_blank>穴位按摩:用雙手的拇指、食指、中指指端(任用一指)按摩鼻道、迎香、鼻流等穴后,再用魚際穴周圍的肌肉發(fā)達區(qū),揉搓鼻腔兩側由迎香穴至印堂穴的感冒敏感區(qū)。按摩涌泉穴和足心,直至發(fā)熱,使這兩個區(qū)域的經絡通暢,氣血運行正常。這樣可預防風寒侵入,拒敵于大門之外。

  5、食醋滴鼻、熏蒸:將食醋以冷開水稀釋,配制成5%-10%溶液滴鼻,每日4-6次,每側鼻孔滴入2-3滴,對治療感冒及流行性感冒有很好的療效。尤其是感冒初期,療效更佳,食醋可殺滅潛伏在鼻咽部的感冒病毒。在感冒流行期間,用食醋滴鼻有可靠的預防作用。另外,食醋熏蒸也可治療感冒,即將100克食醋放在火爐上熏蒸,室內不僅頓時生香,而且醋分子飄散在空氣中殺滅室內的感冒病毒,能有效地防治感冒發(fā)生。感冒流行期間,每日最好熏蒸食醋1-2次。

  6、呼吸蒸氣:在大口茶杯中,裝入開水一杯,面部俯于其上,對著裊裊上升的熱蒸氣,作深呼吸運動,直到杯中水涼為止,每日數(shù)次。此法治療感冒,特別是初發(fā)感冒效果較好。

  7、沖服蜂蜜:蜂蜜中含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能激發(fā)人體的免疫功能,每日早晚兩次沖服,可有效地治療和預防感冒及其它病毒性疾病。

  8、多睡覺:人在睡眠時,體內細菌可制造出一種叫“胞壁酸”的物質,有增強人體免疫力的作用,能加速感冒及其他病毒疾病的康復。因此提出睡眠也是一種治療方式,特別是對感冒尤為適用。

  9、按摩鼻翼:兩手微握拳,以屈曲的拇指背面上下往返按摩鼻翼兩側。每日上下午各按摩15-30次,以局部紅、熱為度。一法可改善鼻部血液循環(huán),促進粘膜細胞分泌,并通過纖毛的“定向擺動”,將感冒病毒及其有害的代謝物排出體外。

  10、穴位按摩:用雙手的拇指、食指、中指指端(任用一指)按摩鼻道、迎香、鼻流等穴后,再用魚際穴周圍的肌肉發(fā)達區(qū),揉搓鼻腔兩側由迎香穴至印堂穴的感冒敏感區(qū)。按摩涌泉穴和足心,直至發(fā)熱,使這兩個區(qū)域的經絡通暢,氣血運行正常。這樣可預防風寒侵入,拒敵于大門之外。

  中醫(yī)推薦10款抗感茶

  1、喝薄荷茶防感冒

  近日,美國《讀者文摘》刊文稱薄荷有預防和治療輕度感冒的療效。

  薄荷,這種傳說來源于希臘神話中的植物,很早就被古羅馬和古希臘人用于烹飪了。17世紀,英格蘭最著名的草藥師尼古拉 庫爾佩珀發(fā)現(xiàn),薄荷這種奇特的植物可以解決40種人體常見的健康問題,其中大部分已被現(xiàn)代醫(yī)學認可。

  當身體出現(xiàn)這10種不適癥狀時,不妨先試試薄荷:打嗝、咳嗽、頭痛、疲勞、感冒、流感、惡心、嘔吐、咽喉疼痛和消化不良??少徺I超市里的干薄荷葉泡水喝;如有條件,還可到鮮花市場買一小盆鮮薄荷以備不時之需。鮮薄荷葉不論泡茶,還是拌沙拉,都有很好的保健功效。

  如有條件,還可到鮮花市場買一小盆鮮薄荷以備不時之需。鮮薄荷葉不論泡茶,還是拌沙拉,都有很好的保健功效。

  2、紅糖抗感冒食療法

  紅糖性溫、味甘、入脾,具有益氣補血、健脾暖胃、緩中止痛、活血化淤的作用。1.紅糖煮荷包蛋,可以使雞蛋和紅糖的營養(yǎng)互補,令面色紅潤,有精神;2.紅糖泡桂圓干,可改善睡眠;3.紅糖泡人參,可調理氣息,改善低血壓 4.生姜紅糖水:治療風寒感冒,緩解寒淤血淤型的痛經

  3.蒼術貫仲藥茶:

  蒼術、貫仲各等份,預防流行性感冒。用法是將上述兩味藥共碾細末,用布包扎,每包30克,沸水沖泡,代茶頻飲。其原理是蒼術對感冒有預防作用,貫仲煎劑對各種流行性感冒病毒有抑制作用。

  4.紫蘇葉藥茶:

  紫蘇葉16克,加紅糖適量,主治感冒初期。用法是將干紫蘇葉揉成粗末,沸水沖泡,入糖令溶,代茶頻飲。其原理是紫蘇葉味辛,性溫,歸脾、肺經,具有發(fā)表散寒,行氣寬中的作用,故適用于感冒風寒的初期。

  5.蒲公英藥茶:

  蒲公英20克,主治病毒性、流行性感冒。用法是將開花前的蒲公英曬干切碎,水煎,代茶飲,每日—劑,連用3~5天。其原理是蒲公英水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對流行性感冒病毒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6.板藍根青葉藥茶:

  取板藍根、大青葉各50克,野菊花、金銀花各30克。同放入杯中,用沸水沖泡代茶頻服。對預防性感冒、流行性腦炎及流行性呼吸道感染有較好療效。

  7.桑菊杏仁藥茶:

  桑葉、黃菊花、杏仁各10克,白砂糖適量,主治感冒咳嗽。用法是將上述三味藥共煎取汁,調入白砂糖,代茶飲。其原理是桑葉性苦,味甘,入肺、肝經,能疏風清熱,清肝明目。黃菊花性微寒,味甘、苦,入肝、肺經,功如桑葉,能解毒。杏仁性微溫,入肺、大腸經。白砂糖甘寒涼潤,共奏疏風清熱,宣肺止咳之功。

  8.生姜蘇葉藥茶:

  取生姜、蘇葉各3克。放入杯內以開水沖泡10分鐘,代茶飲用,分早晚2次溫服。適用于風寒感冒、頭痛發(fā)熱等感冒癥。

  9.貫眾板藍根藥茶:

  取貫眾、板藍根各30克,甘草15克。以上3味中藥用開水沖泡后,代茶飲用。有較強的抗流感病毒的療效,且清熱解毒功效良好。

  10.蔥頭姜片藥茶:

  蔥頭10克,生姜3克,紅糖適量。將蔥頭、生姜洗凈及切片,與紅糖同放入砂鍋,加水適量,煎沸10分鐘。取汁趁熱飲用,飲后宜蓋被取微汗??砂l(fā)汗解表,主治外感風寒,頭痛,畏寒,鼻塞流清涕等癥。

(責任編輯:吳任飛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

      使用合作网站帐号登录
      QQ登录微博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