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心腦血管 > 心腦血管疾病 > 冠心病 > 正文

冠心病的誤區(qū)

2017-02-08 11:41:04      

作為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冠心病,也被稱為缺血性心臟病。知道冠心病的人很多很多,但是很多人對冠心病還是存在很多的誤區(qū)。

1、冠心病和高血壓是老年人才得的病

不少年輕人認為,冠心病和高血壓是老年人才得的病,與自己無關(guān)。其實不然,就高血壓而言,僅在我國6~18歲的中小學生中,高血壓的發(fā)病率就已經(jīng) 達到約8%,當然這其中部分是繼發(fā)于其它疾病而出現(xiàn)的高血壓,但是對于有高血壓家族史的年輕人,還是應定期測量血壓,尤其是30歲以后,以便及早發(fā)現(xiàn),及 時治療,并且糾正誘發(fā)血壓增高的飲酒、口味過咸等不良習慣。

那么,冠心病怎么樣呢?其實,冠心病就是心臟血管的動脈硬化了,這種過程其實早就在青年、甚至在幼年時期就已經(jīng)開始了。當然,由于遺傳、飲食、生活習慣以及外界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不同人發(fā)病年齡也不一樣,有些人甚至一生也不出現(xiàn)明顯癥狀。血管只有狹窄到一定程度,或是合并急性血栓形成時才會有明顯 的癥狀。

2、好不容易活動一下,運動量要大一些

現(xiàn)代社會生活節(jié)奏明顯加快,競爭激烈,工作壓力大,很多人不得已超負荷運轉(zhuǎn),熬夜加班成了家常便飯。偶爾的一點放松時間,便想起“生命在于運動” 的明言,于是乎跑到健身房狂練一番,或是一口氣爬到山頂,以為這樣就算是運動了,身體就健康了。殊不知,這樣做的危害可能更大。

前不久,國內(nèi)兩位企業(yè)界的名人相繼在健身房運動時發(fā)生猝死,令人扼腕!這些人平時長期工作緊張,身體超負荷運轉(zhuǎn),疾病已悄然而至,蓄勢待發(fā),一旦 激烈運動,超出身體承受能力,發(fā)生意外也就不足為奇了。正常的做法是,每周保持2~3次活動,每次持續(xù)1小時左右。運動以有氧運動為佳,比如快走、慢跑、 游泳、騎自行車等(無氧運動則主要指力量訓練,如舉重、角斗等)。那么運動強度要多大才能夠算合適呢?判定運動的強度的公式如下:最大心率=(220─年 齡)×85%;最低心率=(220─年齡)×70%。

如果運動后測得心率介于最大與最低心率之間,那么此次運動強度適當。例如:一位60歲的老年人,運動后的心率應在(220─60)×70%到 (220─60)×85%之間,即112次~136次/分。運動后心跳低于112下則表示運動強度太低,達不到運動效果,心跳超過了136下則表示運動強 度太高,可能會導致各種意外。此外,在運動后,有點喘,有微微流汗,仍可講話而不累,就表示此次運動強度適當。如果活動后氣喘吁吁,大汗淋漓,明顯感到疲 乏,甚至有頭暈目眩等不適癥狀時,說明運動量過大了。

3、心絞痛能扛就扛,盡量不吃藥

很多冠心病患者,平時犯心絞痛的時候,總是先忍著,盡量不吃藥,以為藥如果經(jīng)常吃,以后可能就沒效了,其實不然,一方面,心絞痛急救用藥最常用的 是硝酸甘油,這類藥物只有長期吃、且每天吃的頻率又很頻的時候才可能產(chǎn)生耐藥性,每天偶爾吃一次,甚至一天吃上3、4次也不會形成耐藥性,以后吃藥也就不 會不管用;

另一方面,心絞痛發(fā)作時,冠狀動脈痙攣,心肌缺血,及早地給藥治療,可以盡快緩解冠脈痙攣,改善心肌供血,減輕心肌缺血的損傷程度,甚至可以減 少發(fā)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性。如果發(fā)作心絞痛且含服硝酸甘油,半小時后癥狀仍沒有緩解,要高度警惕是否發(fā)生了急性心肌梗死,應及早去醫(yī)院救治,以最大程度 地減少心肌壞死,說“時間就是心肌”一點也不為過。

4、急性心肌梗死寧可保守治療,也不愿意手術(shù)

冠心病介入治療至今已有20多年歷史,它的出現(xiàn)為冠心病提供了藥物治療外又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除了適用于藥物治療無效或效果差的患者外,對急性 心肌梗死治療效果尤佳,血管再通機會明顯優(yōu)于藥物治療,急性期的死亡率由原來的30%下降至5%以內(nèi),并且明顯減少了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然而,有些冠心病患者 對新技術(shù)、新療法了解太少,覺得手術(shù)有風險,在緊急時刻仍不愿選擇最佳急診介入手術(shù),造成救治良機錯失甚至危及生命。

有資料表明,僅有30%的急性心絞痛、急性心梗等患者在發(fā)病后的6小時內(nèi)接受了緊急介入手術(shù),高達70%的急性冠心病人由于種種原因選擇了藥物保 守治療,效果很不理想。因此,冠心病患者要改變這種認識上的誤區(qū),懷疑急性心肌梗死時要盡早就醫(yī),在有作介入治療條件的醫(yī)院,如經(jīng)濟條件許可,采用急診介 入手術(shù)治療方法無疑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guān)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guān)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