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心腦血管 > 心腦血管知識 > 正文

女性頭號殺手竟非乳腺癌?女性要注意心血管病

2015-06-23 08:52:06      家庭醫(yī)生在線

連篇累牘的“乳腺癌”報道,心血管大夫坐不住了。心血管疾病被社會低估了,心血管疾病才是導致中國女性死亡的首位原因。不推薦雌激素和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jié)劑用于心血管疾病一級或二級預防。不推薦補充抗氧化劑、葉酸、維生素D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級或二級預防?!皬目茀f(xié)和婦聯(lián)的副部級領導,到北京社區(qū)的平民百姓,都認為乳腺癌是女性的第一殺手,這是誤讀!”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教授說,“嚴重低估了女性心血管風險。這才是女性的頭號殺手。”

由于女性的基因、凝血功能、激素、妊娠及社會因素,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特點、臨床表現(xiàn)、疾病診斷、藥物代謝和防治策略均有別于男性。我國女性的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防控工作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zhàn)。

證據:女性心血管病發(fā)病與死亡正在增高

近30年來,我國女性心血管疾病發(fā)病率、死亡率都呈現(xiàn)增加趨勢。在女性心血管病總死亡原因中,腦血管病死亡是缺血性心臟病死亡的1.5倍;女性冠心病死亡率增加的幅度大于男性,病死率也高于男性。心血管病使我國女性預期壽命減少4.97歲;其中,城市女性預期壽命減少4.71歲,農村女性減少了5.07歲。

“2012年城市及農村女性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數(shù)分別增加至總死亡人數(shù)的41.1%和38.7%,居各種疾病之首?!迸孕难芗膊∷劳稣伎偹劳龅臉嫵杀纫泊笥谀行裕謩e是44.33%和38.24%,并且持續(xù)增加,如2010年是44.33%,而2004年是40.96%。

威脅:女性生理病理社會特點成為風險

妊娠、雌激素替代治療、高血壓等因素使女性發(fā)生心血管病的風險增加。調查顯示:50歲之后女性高血壓患病率快速增加并超過男性,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高于男性。高膽固醇血癥發(fā)病率女性高于男性。隨年齡增長,我國女性糖尿病患病率也高于男性。

“吸煙及二手煙吸入是我國女性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與男性相比,女性吸煙者心肌梗死相對風險明顯升高;我國女性二手煙吸入比例高達71.6%,使女性冠心病、缺血性卒中和外周血管疾病風險增加。我國調查顯示,丈夫吸煙的女性發(fā)生卒中的風險隨丈夫吸煙量增加而升高,丈夫每天吸煙量1-9支、10-19支和20支,妻子卒中風險分別為28%、32%和62%。

女性的初潮、妊娠、絕經等均與心血管病相關。先兆子癇患者妊娠后5至15年發(fā)生缺血性心臟病、卒中及深靜脈血栓的風險加倍。口服小量避孕藥的女性較未服用者卒中的風險增加1.4-2.0倍。

絕經是女性獨有的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絕經前女性冠心病發(fā)病率顯著低于男性,絕經后女性接近男性水平,至60歲時男女發(fā)病率無明顯差別。

防治:有生活方式和藥物管理兩個維度

冠心病、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都屬于動粥疾病的范疇,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也是動粥疾病的高危因素。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疾病人群, 也正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和極高危人群。

動粥疾病的預防一般從兩個維度來考慮,一是生活方式干預,二是藥物管理干預。

研究提示,絕經期女性使用雌激素治療不減少心血管事件,反而增加血栓栓塞風險。另有研究顯示,雌激素治療一年內靜脈血栓發(fā)生風險增高。為健康女性絕經期后冠心病一級預防的大規(guī)模隨機對照研究也因雌激素治療組乳腺癌發(fā)病率增加、風險超過獲益提前終止。

“患抑郁癥的女性,尤其是更年期女性發(fā)生冠心病的危險也顯著增加?!毙募」K篮吞悄虿〉呐曰颊吒菀缀喜⒁钟舭Y。女性糖尿病患者抑郁發(fā)生率是非糖尿病女性的2倍,女性冠心病抑郁患者遠期死亡率增加84%,有抑郁情緒的女性更容易發(fā)生心絞痛。有抑郁病史者的卒中風險也增加29%。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