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心腦血管 > 心腦血管知識 > 疾病百科 > 正文

中醫(yī)治療低血壓

2014-02-14 10:04:03      家庭醫(yī)生在線

低血壓是指體循環(huán)動脈壓力低于正常的狀態(tài)。由于高血壓在臨床上常常引起心、腦、腎等重要臟器的損害而備受重視,世界衛(wèi)生組織也對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有明確規(guī)定,但低血壓的診斷尚無統(tǒng)一標準。一般認為成年人上肢動脈血壓低于12/8 kPa(90/60mmHg)即為低血壓。醫(yī)學調(diào)查顯示:老年人中,2/5的中風患者、1/4的心肌梗死患者是由低血壓引起的。因此老年人除了要重視高血壓外,還要同樣重視低血壓狀態(tài)。

中醫(yī)有些藥物也可以起到升壓的作用,老年人可適當采用。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人參6克、麥冬15克、五味子9克,水煎后服用,每日1劑,連服1周。

2、肉桂、桂枝、甘草各10克,開水浸泡代茶飲,連服10—20天。

3、黃精30克、黨參30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劑。

此外,艾灸治療對低血壓有較好療效,常用艾灸百會、神闕、關元、氣海、足三里等穴,持之以恒,就可收到明顯的效果。

(責任編輯:賴宇航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