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心理睡眠 > 失眠 > 失眠知識 > 失眠治療 > 正文

針灸如何治療失眠 針灸治療失眠的辨證療法

2016-06-21 09:15:29      家庭醫(yī)生在線

針灸是中醫(yī)中的一種,也是現(xiàn)在非常流行的養(yǎng)生方法。針灸的作用是非常多的,不僅能夠治療疾病,還能夠改善睡眠、緩解疲勞等。那么針灸治療失眠的機理和作用是什么呢?針灸治療失眠的辨證治療有哪些呢?下面就由小編給大家介紹下吧。

針灸治療失眠的機理和作用:

以針灸方法安眠古代即有記載,針灸治療失眠的機理和作用,在于能協(xié)調陰陽,扶正祛邪,疏通經(jīng)絡,從而達到改善睡眠的目的。

(1)調和陰陽:

《靈樞·根結》篇說:“用針之要,在于知調陰與陽,調陽與陰,精氣乃光,合形于氣,使神內藏。”闡明了針灸治療疾病具有協(xié)調陰陽的作用。人體在睡眠正常的情況下,保持著陰陽相對平衡的狀態(tài)。如果有導致失眠的原因作祟,如心脾兩虛、陰虛火旺、心虛膽怯、胃氣不和等,均可導致陰陽失和而致失眠。針灸治療失眠的關鍵,就在于根據(jù)證候的屬性來調節(jié)陰陽的偏盛偏衰,使機體歸于“陰平陽秘”,恢復其正常生理功能。如陽氣盛、陰氣虛可導致失眠。反之,陰氣盛、陽氣虛可導致嗜睡。兩者都可以取陰蹺的照海和陰蹺的申脈進行治療,但失眠應補陰瀉陽,嗜睡應補陽瀉陰。

(2)扶正祛邪:

扶正,就是扶助抗病能力;祛邪,就是祛除致病因素。失眠的發(fā)生、發(fā)展在一些情況下也是正氣與邪氣相互斗爭的過程,針灸可以扶正祛邪,故可收到改善睡眠之功。如胃氣失和、心火熾盛、痰熱內擾、肝郁化火證型的失眠,皆因邪實而發(fā),久則傷及正氣,使失眠更加纏綿難愈。這時就應用針灸扶正祛邪,大凡針刺補法和艾灸皆有扶正的作用;針刺瀉法和放血有祛邪的作用,但在具體運用時,必須結合腧穴的特殊性來考慮。

(3)疏通經(jīng)絡:

人體的經(jīng)絡“內屬于臟腑,外絡于肢節(jié)”,十二經(jīng)的分布,陽經(jīng)在四肢之表,屬于六腑;陰經(jīng)在四肢之里,屬于五臟,并通過十五絡的聯(lián)系,溝通表里,組成氣血循環(huán)的通路,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經(jīng)絡和氣血及臟腑之間有密切的聯(lián)系,失眠的發(fā)生,可以與氣血失和、臟腑失調有關,這些病理特征可以反應在經(jīng)絡上,并可以通過針灸調節(jié)經(jīng)絡與臟腑氣血的平衡,從而達到改善睡眠的目的。

辨證治療:

主穴:四神聰、神門、三陰交

心脾兩虛

診斷要點:不易入睡,入睡后易醒,多夢;心悸,健忘,頭暈,肢倦乏力,腹脹,便溏,面白無華;苔薄白,舌質淡,脈細弱。

處方:心俞、脾俞、足三里

陰虛火旺

診斷要點:心煩不寐,或稍入睡即醒;頭暈,耳鳴,腰酸膝軟,遺精,健忘,手足心熱,口干咽燥;舌質紅,脈細數(shù)。

處方:太溪、大棱、腎俞、心俞

胃腑失和

診斷要點:睡眠不實;胸膈滿悶,脘腹脹滿,噯腐吞酸;苔厚膩,脈滑。

處方:中脘 足三里 內關

心膽氣虛

診斷要點:失眠多夢,易驚醒,膽怯心悸;善驚易怒,氣短倦怠;舌質淡,脈弦細。

處方:心俞、膽俞、陽陵泉、丘墟

(責任編輯:鄭玉沁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