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y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y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運動損傷后選擇冷敷,主要是基于減輕疼痛、控制腫脹、減少出血、緩解炎癥和防止組織損傷進一步加重等原因。 1. 減輕疼痛:冷敷能降低神經(jīng)末梢的敏感性,減少疼痛信號的傳遞,從而有效緩解疼痛。 2. 控制腫脹:冷敷可使血管收縮,減少組織液滲出,進而減輕損傷部位的腫脹程度。 3. 減少出血:收縮血管有助于減少損傷處的血液流出,降低出血量。 4. 緩解炎癥:抑制炎癥反應的發(fā)生和發(fā)展,減輕炎癥帶來的不適。 5. 防止組織損傷加重:減緩新陳代謝,避免損傷進一步惡化。 總之,冷敷在運動損傷后的早期處理中起著重要作用,但需注意冷敷時間和方法,避免凍傷。如果損傷嚴重,應及時就醫(yī)。
2024-10-22 13:3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佛保 主任醫(y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三級甲等
脊柱外科
-
冷敷和熱敷都是處理運動損傷的常用方法,各有好處,機制不同。 冷敷可促使血管收縮,減輕局部充血,抑制感覺神經(jīng),具有降溫、止血、鎮(zhèn)痛和消腫的作用;一般應在受傷24小時內進行,越早開始越好。因為此時毛細血管收縮,減輕局部充血,減輕疼痛。體育競賽時,經(jīng)常見到救護人員向運動員受傷部位噴藥,倒地的運動員立即神奇地站起來,又生龍活虎地投入比賽,救護人員用的“靈丹妙藥”正是化學制冷劑?! 岱髣t促使局部血管擴張,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和淋巴循環(huán),有利于淤血和滲出液的吸收,具有消腫、止痛、減少粘連和促進傷口愈合的作用。熱敷應在損傷部位腫脹不再進展時,方可進行。一般在損傷24~72小時以后進行,此時局部毛細血管已停止出血,熱敷可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加速淤血和滲出液的吸收,促進扭傷組織早日修復。若傷后立即熱敷,會使局部的血液循環(huán)加快,組織間那些斷裂或不完全斷裂的毛細血管遇熱后擴張,出血增多,腫脹加重?! 】梢?,冷敷和熱敷各有其適應范圍,時機把握得當,就事半功倍;把握不當,則事與愿違??偟脑瓌t是:急性期用冷敷,慢性期用熱敷。
2024-10-22 23:12
-